美國選舉人團制度:保障話語權還是傷害民主?

(德國之聲中文網)"選舉人團"是美國選舉體制中最令人匪夷所思,卻也是最重要的一環。下任美國總統與副總統人選實際上是由選舉人團所決定。

選舉人團制度在1787年被寫入美國憲法中,目前共有538個選舉人團席次,每個州的選舉人數為該州在參議院和眾議院的議員總人數。人口最少的懷俄明州只有三個選舉人席次,人口最多的加利福尼亞州則擁有55張選舉人票。

密歇根大學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政治學教授科爾曼(Ken Kollman )表示:"參加美國總統投票的選民,實際上選的是一個選舉人的集體名單。"

"所以如果你投票給共和黨或民主黨,實際上選擇的是民主黨或共和黨所提名的一系列選舉人。各州的選舉人是選舉人團的組成部分,在全民投票後,再由他們投票選出總統。"

妥協方案

選舉人團是美國憲法制訂者訂出的折中方案。當時有人認為應該由國會選舉總統,其他人則聲稱去中央化制度將能防止權力集中。

選舉人團是一人一票選舉原則和直接任命國家領導人這兩者之間的妥協辦法。

在選舉人團制度下,共有48個州實行"贏者通吃",即把本州的選舉人票全部給予在該州獲得相對多數普選票的總統候選人。如此一來,任何候選人都有可能通過在"搖擺州"奪下勝利最終獲得選舉人團的多數選票(270票),在無需贏得全美多數民眾支持的情況下贏得大選。

這樣的情況在本世紀已發生過兩次,分別是共和黨的小布希(2000年)以及特朗普(2016年)。兩人在全民投票中雖未脫穎而出,卻贏得多數選舉人票。

選舉人團制度的支持者認為,這個制度迫使候選人走遍全國各地,而不只是鎖定人口最多的地區。

"這個論點聲稱,如果采用全民投票結果,候選人將把全部心力花在人口聚集的中心,只把時間投入在大城市而忽略鄉村地區。但情況比這個更為復雜。他們早就忽視全國各地大部分的鄉村地區,除非你是住在搖擺州的鄉村地區,他們才會關注你。"科爾曼如是說。

目前,緬因和內部拉斯加是唯一不采取"贏者通吃"制,而是按普選得票比例分配選舉人票的兩個州。

美國選舉人團的投票定在12月第二個星期三之後的星期一,今年的日期是12月15日。

各州選舉人會將選票提交給國會。最後,現任美國副總統兼參議院議長將在一月初的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上公布投票結果。2021年1月6日,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將擔任此角色。

失衡的比重?

批評者認為,選舉人團剝奪了美國數百萬人的選舉權,並賦予人口較低的鄉村地區過高的比重。根據美國聯邦選舉委員會的數據,懷俄明州的一張選舉人票大約代表19萬人,加利福尼亞的選舉人票則對應72萬人。

科爾曼表示:"半數以上的州通過選舉人團制度取得比全民投票更大的影響力。"

但他也強調:"在賦予人口較少地區更多政治影響力一事上,參議院的問題比選舉人團更大。美國參議院是個比例嚴重失衡的機構,與大州相比,較小的州在參議院的代表人數過多。"

後特朗普時代的共和黨

2016年,特朗普以些微差距在"搖擺州"威斯康辛州、密歇根州、賓夕法尼亞州和佛羅裡達州取勝,依照贏者全得制度一舉拿下四州總計75張的選舉人票。今年特朗普的主要支持者為未受高等教育的白人選民,這些選民在多數搖擺州裡人數眾多(亞利桑那州、喬治亞州、佛羅裡達州、密歇根州、明尼蘇達州、北卡羅來納州、賓夕法尼亞州和威斯康辛州)。

當被問及選舉人團制度的長遠發展走向時,科爾曼表示:"這個國家在地理上越來越受到黨派的兩極分化。我預計這種情況不會很快發生改變。"

"我認為美國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共和黨如何適應(明年一月或四年後的)後特朗普時代?這是美國政黨系統面臨的最大問題。"

科爾曼稱,特朗普將政黨推向"孤立主義、保護主義、本土主義的方向"。"這個政黨是否會維持現狀,或是退回五六年前的位置,在我看來是個主要問題,因為其他的一切都取決於此。"

"但如果共和黨人維持現狀,永遠或至少在一個世代內繼續作為特朗普黨,我覺得他們執政的可能性非常渺茫。"

© 2020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Jon Shel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