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選舉年逢新聞業寒冬:裁員潮、罷工浪潮蔓延!專家憂民主面臨挑戰

美國新聞業在新的一年迎來了殘酷的開端,全美各地大小媒體機構都在裁員、縮減編輯室的規模。據西北大學梅迪爾新聞學院的數據顯示,美國平均每兩週就有5家地方報紙停刊,超過一半的縣已成為了「新聞沙漠」。過去支撐新聞業幾十年的傳統商業模式正在崩潰,而這發生在總統選戰將進入白熱化的時刻。

新聞界和媒體專家感到擔憂,因為當美國民眾準備面對假訊息、人工智慧(AI)引發的政治動盪和民主辯論時,大型新聞機構正在大量失去報導人才。這將使美國面臨危險,因為在反民主候選人故意破壞對新聞媒體的信任之際,主流新聞業作為第四權,仍在掙扎地維持其生計。

紐約大學新聞學教授羅森(Jay Rosen)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新聞媒體的信任度下降是事實,「破壞對新聞業務和產品的信心是一種強大且成功的政治策略。」這意味著不誠實的政治人物和候選人可能有辦法迴避關鍵的監督,使選民在11月份的投票前對他們缺乏足夠了解。

<cite>美國2024選舉年逢新聞業寒冬,《洛杉磯時報》(The Los Angeles Times)宣告裁員。 (AP)</cite>
美國2024選舉年逢新聞業寒冬,《洛杉磯時報》(The Los Angeles Times)宣告裁員。 (AP)

裁員潮、罷工浪潮席捲新聞業

《洛杉磯時報》(The Los Angeles Times)宣告編輯室將縮編逾20%;《時代》(TIME)雜誌裁員數十人;《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表示將裁8%員工。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CNN、美國全國公共電台(NPR)、《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Vox、Vice Media、財經媒體CNBC、《運動畫刊》(Sports Illustrated)等組織也裁減大量雇員。

上個月以來,《富比士》雜誌(Forbes)、百年歷史的紐約《每日新聞》(New York Daily News),以及《Vogue》、《GQ》、《Vanity Fair》等雜誌所數出版集團「康泰納仕」(Condé Nast)等數家機構的數百名員工舉行了歷史性罷工,抗議公司高層的削減預算與裁員決策。

<cite>美國2024選舉年逢新聞業寒冬,《運動畫刊》(Sports Illustrated)宣告裁員。 (AP)</cite>
美國2024選舉年逢新聞業寒冬,《運動畫刊》(Sports Illustrated)宣告裁員。 (AP)

罷工浪潮也蔓延到曾獲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s)肯定的地方新聞媒體。2月1日,包括《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奧蘭多前哨報》(Orlando Sentinel)和《維吉尼亞人導報》(Virginian-Pilot)在內的7家新聞機構員工也計劃罷工,抗議管理層拒絕依物價調薪,並威脅取消同意讓雇主預扣部分薪水至401(k)退休金。

許多進行罷工的新聞品牌都被對沖基金「奧爾登全球資本」(Alden Global Capital)所擁有,這家公司在過去幾年收購了約200家美國報紙的股份,並以大幅削減運營成本而臭名昭著。它被《浮華世界》(Vanity Fair)稱為「美國報紙的死神」,也遭到《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批評為「扼殺報紙的對沖基金」。

《芝加哥論壇報》的資深記者指出,在2021年奧爾登收購該公司的一年內,所有專欄作家都離開了該公司。該報的調查記者普拉特(Gregory Royal Pratt)說,管理層的做法正在削弱報導,罷工只是員工試圖因應的一種方式。他表示,罷工不會只是一次性的,員工將繼續努力直到他們的訴求被聽見。

<cite>《芝加哥論壇報》曾以遭遇槍擊的10歲男孩求生畫面抱回「特寫攝影獎」(AP)</cite>
《芝加哥論壇報》曾以遭遇槍擊的10歲男孩求生畫面抱回「特寫攝影獎」(AP)

造成的還有民主威脅

當前情況只是延續了自2023年以來的美國新聞業寒冬。去年是新聞業裁員最嚴重的一年,大約有2700個工作崗位被淘汰。

網路和AI等技術變革,徹底改變了公眾消費新聞和娛樂的方式。過去習慣觀看有線電視頻道、閱讀新聞網站或報紙的受眾,現在轉而在TikTok和Netflix等平台上購買內容產品與消耗注意力,這導致收視率和新聞流量大幅下降。消費者行為改變也影響了廣告品牌的選擇,產品投放轉向社群媒體和搜索引擎,進一步使新聞機構的廣告收入銳減。

曾經有一段時間,人們期盼億萬富翁收購新聞機構後,能夠使該行業更穩定運營。但最近幾個月來,貝佐斯(Jeff Bezos)的《華盛頓郵報》和黃馨祥(Patrick Soon-Shiong)的《洛杉磯時報》都大幅裁減了他們的編輯室,這種樂觀看法也受到了動搖。

<cite>《華盛頓郵報》編輯部。(簡恒宇攝)</cite>
《華盛頓郵報》編輯部。(簡恒宇攝)

美國資深新聞人賈維士(Jeff Jarvis)說道:「很遺憾地,我認為大多數傳統媒體機構難以扭轉局勢。除了少數例外,這些機構的決策者並未適應網路時代,仍固守舊有商業模式──廣告、訂閱和注意力經濟。」

他補充說,很多媒體現在都被對沖基金收購,這些基金通常不會進行投資或創新,而削減成本雖是「預料之中的反應」,卻只會讓業務運作狀況急速惡化、新聞產品品質下降,進而加速公司的衰敗。他說:「傳統報紙、雜誌和有線電視的消亡,過去常被預言卻尚未實現,但現在消亡可能正在迫近。」

曾在《華郵》、《衛報》、《紐約時報》(NYT)等媒體撰稿的專欄作家蘇利文(Margaret Sullivan)告訴CNN,民主運作需要選民充分了解情況,新聞工作者的流失導致全國大片地區新聞荒漠的擴大,當造假資訊泛濫時,這會造成災難。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