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國在印太地區增加海外基地駐軍 布魯金斯研究院專家憂在這地方開戰

2022年4月,中國和索羅門群島簽署《中索安全合作框架協定》,引發中國可能在索羅門設立軍事基地的疑慮。2023年2月,美國和菲律賓宣布,菲律賓增加4個基地給美軍使用。美國和中國的海外基地考量,顯然牽涉印太地區地緣政治,而布魯金斯研究院專家瓊斯10日認為,美中最可能在菲律賓海爆發衝突。

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10日舉行線上討論會,探討俄羅斯及中國的海外基地,對美國帶來哪些威脅。主管戰略、計畫及軍事能力業務的美國國防部助理部長卡林(Mara Karlin)直言,美國的國防戰略核心就是加強對中國的威懾,因為中國是唯一有企圖且能力漸增的競爭者。

卡林強調,要讓戰略成真,就必須與夥伴合作,依照防衛計畫步驟進行。她提到,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布局與10年前截然不同,主因是區域夥伴對環境威脅改變的認知及贊同提升,且需求也增加,像是10年前是尋求美國陸戰隊派駐澳洲北領地首府達爾文,現在則是組成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聯盟(AUKUS)。

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北約總部。(美聯社)
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北約總部。(美聯社)

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北約總部。(美聯社)

戰略核心是加強對中威懾

「我們正在深化夥伴關係,強化在歐洲的態勢,大部分是與我們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NATO)盟友」,卡林說,「可以看到俄羅斯2022年2月開始非法入侵烏克蘭後,美國在歐洲迅速增兵,從原本約80000人增至逾100000人」。她表示,美國在歐洲威懾俄羅斯,確保北約盟友安全。

不過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助理教授何蘭(Emily Holland)直言,維繫北約團結成為美國唯一挑戰,且在短期未來,俄羅斯仍是歐洲主要挑戰,美國在應對歐洲和印太地區兩難下,必須取得平衡,而美國無法在沒有盟友的情況下應對印太地區挑戰。她認為,美國重心應放在美軍及北約盟軍的輪調。

何蘭坦言,俄羅斯海外基地為其侵略烏克蘭帶來助力,因為俄羅斯2022年2月派出約30000人到白羅斯(白俄羅斯)進行「聯合決心」(Union Resolve)軍演,但演習同年2月20日結束後,俄羅斯軍隊沒有回國,4天後俄羅斯就揮軍全面入侵烏克蘭。

第一島鏈、第二島鏈示意圖。
第一島鏈、第二島鏈示意圖。

第一島鏈、第二島鏈示意圖。

在太平洋設基地擋美援台

何蘭指出,俄羅斯2013年表明想在白羅斯設立基地,但2014年克里米亞戰爭,俄羅斯與西方陣營關係惡化,當時白羅斯拒絕設立基地請求,不過2021年換成白羅斯和西方陣營關係走下坡,因此改變心意,同意俄羅斯派軍進駐基地。印太地區則是聚焦中國,瓊斯說,防止美國艦隊協助台灣是中國戰略優先目標。

瓊斯坦言,自己最擔心可能爆發美中戰爭的地點在菲律賓海,因此日本伊豆群島到印尼哈馬黑拉島(Halmahera)的第二島鏈會是中國和美國開戰的前線。他提到,若台灣有突發事件,美國馳援會要穿過太平洋,所以中國意圖在索羅門等太平洋島國設基地,就是要阻擋美國及其盟友援助。

但對太平洋島國而言,讓外國建立軍事基地只是次要事項。瓊斯說,氣候變遷、海平面上升、非法捕魚等才是這些國家優先關注的議題,因此不管對象是中國或美國,主要是看誰可以在這些議題上合作。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孔適海(Isaac B. Kardon)稱,中國在印度洋設立基地是為了當地主要資源。

孔適海表示,不同於美國建立海外基地是要能快速反應、具備聯合作戰能力,中國則是把當地主要資源列為優先目標,所以美中在設立海外基地的基礎就不同。此外,他認同瓊斯,菲律賓海會是美國和中國爆發衝突的區域,更直言中國不會想在鄰近其領土的地方開戰。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