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Regeneron國際科展 臺灣學生勇奪7獎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2024年美國Regeneron國際科技展覽會成績今(18)日凌晨揭曉,臺灣代表團傳回捷報,20名學生12件作品,從全世界上千位參賽者脫穎而出,拿1個大會二等獎、2個大會三等獎、2個大會四等獎,以及2件特別獎,我國學生奪得7個獎項,獲獎率超過5成,實屬不易。

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及教育部長潘文忠皆於第一時間致賀,肯定我國中等學校科學教育及科學基礎研究培育的成果,代表團師生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展現臺灣科學研究成果。

美國Regeneron國際科技展覽會(Regeneron International Science & Engineering Fair,簡稱 Regeneron ISEF),素有青少年科學奧林匹亞之稱,也代表青少年科學最高殿堂,今年賽事從5月11日至17日於美國加州洛杉磯舉行,共有67個國家地區、1358件作品、1699位學生參賽。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館長劉火欽表示,今年初透過「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選拔青少年國手,包括20名學生12件作品代表臺灣參加競賽。經過激烈競爭,獲得1個大會二等獎、2個大會三等獎、2個大會四等獎,以及美國心理學會三等獎及NON-TRIVIAL 特別獎等。

劉火欽指出,部分同學從去年夏天的「全國科展」就開始投入科展專題研究,近幾個月在中央大學物理系李文献教授及多位教授指導下,賽前不斷深化研究內容,從研究方法、專題內容、英語口語表達及海報準備等培訓,使得同學面對外國評審時,更能精準自信地展現自己的作品。在全球最為盛大的中學生科學競賽中獲得佳績,不僅有同學投注的心血,更要感謝教授及老師的協助及支持。

成績最好的是北一女林庭妤作品《開發組織蛋白酶B之抑制劑前驅藥物及其效能探究》,有鑑於組織蛋白酶B在許多病理過程扮演重要角色,也是重要生物標誌,調控組織蛋白酶B的活性,可以幫助我們更加了解其在不同生物途徑的作用,讓我們知道如何治癒癌症。

林庭妤的研究嘗試開發組織蛋白酶B的抑制劑,並測試其光解性質和生物性特質,合成的成果亮眼,細胞研究亦有進展,未來可以將其作為一個應用在研究不同科學領域中的工具,以發掘組織蛋白酶B對細胞或組織的影響。作品具有延續性,是相當優秀傑出的作品,也因此獲得化學科大會二等獎的殊榮。

臺師大附中陳以哲以《惡意程式無所遁形—以自然語言處理模型實現惡意程式之識別》作品獲得特別獎「NON-TRIVIAL」。他的研究以多種自然語言模型,建立辨識惡意程式的模型與編碼來判斷惡意程式,相當具有創意;在實驗設計上,蒐集並採用多種不同之惡意程式家族,對資料庫進行反組譯及前處理,並反覆訓練,數據完整,正確率佳。從相對較非臺灣選手強項的系統軟體學科獲得特別獎,著實難能可貴。

依據「參加國際數理學科奧林匹亞競賽及國際科學展覽成績優良學生升學優待辦法」第九條規定,大會二等獎者將獲得教育部頒發的新臺幣10萬元;三等獎及四等獎者為新臺幣5萬元。

2024年美國Regeneron國際科技展覽會18日揭曉,臺灣代表團奪得7個獎項,獲獎率超過5成。(臺灣科教館提供)

北一女林庭妤《開發組織蛋白酶B之抑制劑前驅藥物及其效能探究》奪得化學2等獎。(臺灣科教館提供)

臺師大附中陳以哲《惡意程式無所遁形—以自然語言處理模型實現惡意程式之識別》作品獲得特別獎「NON-TRIVIAL」。(臺灣科教館提供)

2024年美國Regeneron國際科技展覽會,素有青少年科學奧林匹亞之稱,我國派出20名學生12件作品代表參賽。(臺灣科教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