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證抱牢台積電、鴻海股票!62億投資組合增值到86億 董座曝策略

「要看美好證券的經營成績,不要只看淨利,要看其他綜合損益!」美好證券董座黃谷涵在股東會強調,也難怪他會如此說,美好證券今年首季的稅後每股盈餘(EPS)0.71元,但其他綜合損益每股卻高達4.87元。

之所以會有這麼大的差距,主要是因為美好證券自營部投資股債部位,成本約62.7億元,絕大多數是股票(成本約50.6億元),且是長期投資,依照會計準則,每個月要依照股價變動評價,帳面損益列入財報的OCI,也就是出現在其他綜合損益項目,會隨著股價變動,出現波動。

當股價上漲,其他綜合損益就會大增;反之,股價下跌,其他綜合損益就會下滑,但因是長期投資,並未處份,因此都是帳面損益,並未實際實現。只有持股每年拿到的股息,會跑到損益表裡,也就是一般常見的淨利裡。

「2022年的其他綜合損益,是負的10億元,到了今年第一季,變成正的12.86億元,比去年同期的5.79億元增加非常多,股東問我做了什麼?其實也沒做什麼,就是股票抱著,隨著股價反彈而回升!」黃谷涵一派輕鬆地解說了美好證券其他綜合損益大增的原因。

「如果股東只看淨利,可能會嚴重低估美好證券的經營情況,還是要看綜合損益,比較完整」黃谷涵(如下圖,記者李錦奇攝影)說。

美好證券去年綜合損益為12.7億元,比2022年增加23.14億元,稅後淨利增加0.54億元,來到1.06億元,成長102.19%,也為股東帶來12.89億元的含配息淨值成長,讓綜合損益股東權益報酬率來到24.61%,創公司新高。

黃谷涵強調,美好證券是價值投資,買進好公司、好團隊、好價格的股票,長期持有,等時間到了,自然會反映到股價,還給股東應有的價值。

攤開美好證券投資組合,最大持股就是台積電,占比約15%,持有1665張,持股成本約近8億元,以今年首季市價計算,已經增值到12.97億元,報酬率約62.5%;其次是鴻海,持有8900張,占比約15%,持股成本約8.1億元,如今增值到13.35億元,報酬率約64.6%。

另外,像是達欣工、聯發科,也各自投入約5.5億元、6.5億元,如今分別增值至10.57億元、7.77億元,報酬率91.1%、18.2%。

另外,股神巴菲特的波克夏公司,以及電商龍頭亞馬遜,都是美好證券長期投資標的,目前帳面都是獲利。

黃谷涵說:「這些股票幾乎都是2020年下半年就建立的主要投資部位,一直抱著沒有動,幾乎8成的投資組合沒有改變,至於債券則是後來逢低加碼,目前自營部股債總投資成本大約62.76億元,今年第一季市價增至86.17億元」。

▼圖說:黃谷涵解說長期投資持股部位以及損益情況。(圖/記者李錦奇攝影)

黃谷涵說:「我們持有很多台積電股票,2022年,台積電稅後淨利6千億元,2023年增至1兆元,但股價在這過程,曾從670元跌至370元,對我們的綜合損益會有很大變化,但你持有不動,時間到就會反映股價回來,370元到再創新高,看起來,表面上波動很大,但實際上就是穩健結構在經營」。

黃谷涵說:「台積電擴廠的營建工程,主要發包給達欣工,如果台積電瘋狂擴廠,達欣工生意不會差,算是台積電概念股;聯發科則有AI題材」。

黃谷涵之所以敢重押股票,除了價值投資的理念,也因為他認為券商單靠經紀手續費收入,不是長久之計,這些年,電子下單的比重越來越高,由幾年前的55%,如今提高到80%,也使得券商手續費折讓越來越多,手續費收入下滑,「如果未來10年,經紀收入歸零,那券商該怎麼辦呢?」。

黃谷涵因此鎖定營運+投資,作為主要經營方向,不往折扣券商的方向走,所謂營運,就是券商原來的業務,加上衝刺財富管理,另一隻腳則是自營投資,透過長期投資,讓美好證券有特殊的核心能力。

「投資組合的報酬率長期期望目標,每年12%上下,行情好的時候可能20%~30%,行情差的時候抓正數~小負!」黃谷涵說。

黃谷涵指出,他自2018年12月接任董事長以來,美好證券的淨值由49.5億元,截至今年首季,增加約27億元,增幅約50%。

「美好證券希望成為最值得信任的財務顧問!」黃谷涵對股東們訴說未來策略,希望服務好,幫客戶賺到錢,好人才願意加入,為股東創造好收益。

 

更多品觀點報導
台股反彈漲勢收斂!法人這樣說 建議佈局台股高息ETF
全台首張社群聯名金融卡!台新銀攜手Dcard 刷卡送行動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