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將強化防禦關島 每年2次攔截追蹤飛彈測試

(中央社記者石秀娟華盛頓9日專電)美國計畫今年10月起,每年在關島進行至多2次飛彈飛行測試或追蹤演習,為期10年,以開發整合飛彈防禦系統,因應關島面臨短程、中程和長程彈道飛彈、巡弋飛彈和極音速飛彈的威脅。

隸屬美國國防部的飛彈防禦署(Missile Defense Agency)日前公布針對這項計畫所做的環境影響評估,表示不會對環境造成重大影響。關島民眾可檢視報告內容,在7月2日前提出意見,供飛彈防禦署參考。

根據這份報告,美國印太司令部(U.S. Indo-Pacific Command)認為,其在關島的部署能應對關島面對的區域彈道飛彈威脅;但威脅持續擴大且技術不斷進步,關島迫切需要更強大的飛彈防禦系統,以應對威脅的迅速演變。

飛彈防禦署規劃,自2025財政年度第一季(10月)起,每年將在關島進行至多2次的飛彈飛行測試、或追蹤演習。飛彈飛行測試包括目標飛彈的飛行、攔截飛彈的飛行、對目標飛彈的攔截,或感測器測試。追蹤演習則是只使用感測器掃描、追蹤目標飛彈,但不使用攔截飛彈。

根據報告,首次將自安德森空軍基地(Andersen Air Force Base)發射神盾武器系統(Aegis Weapon System)的標準3型攔截飛彈(SM-3),對抗自距離關島東部800海里(1287公里)、高於2萬英尺上空發射的中程彈道飛彈。之後的測試將用類似方式進行,但會使用不同的飛彈攔截系統,包括愛三增程型飛彈(PAC3-MSE)、終端高空防衛系統(THAAD)、和「間接砲火防護能力」(Indirect Fire Protection Capability,IFPC),以及不同的感測器。

飛彈防禦署說,這些測試的目的是為驗證不同飛彈感測器、攔截系統間的互相操作性,可能可以用於開發「系統中的系統」(system of systems),整合不同飛彈防禦系統的能力,對抗短程、中程和長程彈道飛彈、巡弋飛彈和極音速飛彈的威脅,保護關島安全。(編輯:馮昭)113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