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少年日治末期嶄露頭角 捱過白色恐怖矢志當台灣文學使徒

重量級作家葉石濤寫作生涯跨越一甲子,並矢志當台灣文學使徒。(茂樹電影提供,攝影林柏樑)
重量級作家葉石濤寫作生涯跨越一甲子,並矢志當台灣文學使徒。(茂樹電影提供,攝影林柏樑)

林靖傑監製、許卉林執導的《台灣男子葉石濤》記錄台灣重量級作家葉石濤的寫作人生。接下該片的拍攝邀約時,林靖傑與工作夥伴許卉林剛籌拍另兩部紀錄片:一部是《他們在島嶼寫作》第三系列的吳晟紀錄片《他還年輕》、一部是國家影視聽中心發起的《大俠胡金銓》。因前兩部都是林靖傑導演、許卉林監製,而許卉林也對葉石濤題材躍躍欲試,所以就由許卉林執導、林靖傑監製。

林靖傑坦言,投入拍片其實很累,但此次在4年中幾乎同時拍攝3部紀錄長片,就是希望有足夠的經費支撐,組成長期合作團隊。

「這樣攝影師、助理等人不必為了生活不停接案,能固定下來,專注於性質相近的人文傳記紀錄片,風格調性也能一致;另一方面,因受訪者多是鏡頭素人,需要時間熟悉鏡頭與工作人員,如果每次都見到相同的人,也較自在、有安全感。」每次出機至少4人,包括:導演、攝影師與2位助理,執行製片常兼攝影助理或收音助理,以維持基本的製作品質。

具有創作者與評論者等身分的葉石濤著作等身。(翻攝自葉石濤文學紀念館臉書)
具有創作者與評論者等身分的葉石濤著作等身。(翻攝自葉石濤文學紀念館臉書)

 

葉石濤具創作者與評論者身分,著作等身。當年他在日治末期以小說嶄露頭角,獲日本作家、也是《文藝台灣》主編西川滿賞識,還稱他「紅顏的美少年」;但戰後,葉石濤面臨語言文字轉換的障礙,接著又受白色恐怖迫害入獄停筆十多年;重新出發後,他矢志當台灣文學使徒,並以《台灣文學史綱》確立台灣文學的主體性。

為了深入了解傳主,導演許卉林大量蒐集閱讀葉石濤著作,以及從日治時期到現在所有台灣文學史論述領域關於葉石濤的論述,也多方請教台灣文學史專家。林靖傑認為,「許卉林認真的態度像是攻讀博士,太瘋狂了。」

【點擊看完整全文】

更多鏡週刊報導
21歲林懷民第一本小說獻給他 序文到今天看了都會發抖
多樣藝術形式發揮創意 莊益增戴上「豬頭」神來之筆
遭「天譴」仍保有珍貴初心 葉石濤奮力創作以生命示範

今日娛樂推薦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