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師遭刺謎團未解 西方國家對中國將更反感

4名美國教師到中國吉林的北華大學進行短期教學與交流,卻在北山公園遭一名中國男子刺傷,引發國際關切。(微博)
4名美國教師到中國吉林的北華大學進行短期教學與交流,卻在北山公園遭一名中國男子刺傷,引發國際關切。(微博)


美國愛荷華州康乃爾學院(Cornell College)4名教師,到中國吉林的北華大學進行短期教學與交流,卻在北山公園遭一名中國男子刺傷,引發國際關切。中國旅美學者滕彪指出,美國有些大學已決定暫停和中國學校的合作交流,這起事件也將讓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印象更差,無論是旅遊、留學或經商,恐怕都是雪上加霜。

人民受壓抑 中國社會如同火山口

4名美國大學教師在中國吉林的北山公園遭中國男子刺成重傷,當地警方指出,肇事的是一名55歲的崔姓男子,他在公園走路時,與其中一名老師發生碰撞,因而失控刺傷5人,包括4名老師及1名上前阻止行凶的中國籍遊客,民警已抓捕這名崔姓男子;中國外交部則強調,外籍教師在吉林遇襲,警方初步判斷為偶發事件,偶發事件不會影響中美兩國人民之間的正常交流。

不過,中國旅美學者滕彪分析,類似的突襲案件在中國已不是偶發事件,中國的社會環境存在許多的隱患和不確定性,就像個火山口,平時看起來沒事,但只要一有風吹草動的導火索,就會爆發非常惡性的事件。

滕彪:『(原音)這些年,中國經濟形勢非常糟糕,就業形勢也非常差,另外,政治上的各種壓抑,而且存在著非常普遍、非常嚴重的社會不公和貧富懸殊,這樣的話就積累了很多很多的怨恨,然後民眾也沒有基本的表達自由,沒有基本的民主、媒體自由去宣洩,這就是一個非常非常壓抑的專制體制,積累了很多怨恨,就會產生極端的心理和一些極端的事件,就可能是一個非常非常小的衝突、一個小的事情,就會引發很嚴重的、很變態或者殘酷的結果。』

涉案者仇美? 警方真破案?

除了整體社會的壓抑感,滕彪提到,行凶者也可能在中國長期洗腦下,存有仇恨美國的心態。滕彪:『(原音)就是中國長期以來民族主義的宣傳一些洗腦教育,尤其來渲染一些仇恨日本、仇恨美國、仇恨韓國人,這些民族主義的極端主義教育,在中國社會當中產生影響,就是它的民族主義、排外主義,為了一些政治目的來宣傳仇美、仇日,這已經產生了很多惡果,想要糾正人們腦中已經形成的那些看法是很不容易的。』

中國警方這次以相當快的速度宣布「破案」,並詳加說明崔姓男子的犯案動機,期盼能促使國際間理解所謂「偶發」的原因,但從事發原因到涉案人,究竟是真是假?也引發諸多揣測。

滕彪:『(原音)這些可能性都是有的,就算他是因為仇恨美國、仇恨外國人來行凶,那中共也會有另外一套說法,他不會把真相告訴公眾,因為中國整個的媒體、整個的公檢法都是在共產黨的控制之下,所以包括這個嫌犯到底是不是真的這個犯罪人也難以確定,其實在中國這種眾目睽睽之下製造的冤案、假案太多了,有很多凶殺案,不管是什麼樣的惡性案件,他會找一些替罪羊,公安部門為了盡早的破案、為了立功等等,他會找一些無辜的人做替罪羊,這種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負面效應延燒 連遊客都擔憂了

但不論案件真相為何,4名美國大學教師到中國的大學進行短期教學與交流,卻在公園被當地人刺成重傷,已造成極大的負面效應。滕彪表示,美國有些學校已經決定暫停和中國學校的一些合作事項,而且4名受傷教師有一位還是美國眾議員的哥哥,讓美國政府更加高度關注,加上以往常發生美國公民被中共扣押的案件,以及反間諜法等政策推出,都會讓包含美國人在內的外國人,對中國有愈來愈多的顧慮,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企盼的5年邀請5萬名美國年輕人到中國交流學習,也將更不可能達成。

滕彪:『(原音)雖然不會徹底停止所有的中美交流或者中外交流,但是這樣的事件它的影響是非常惡劣的,何況在這樣一個大趨勢下,要鼓勵每年邀請多少多少的美國學生、青年來訪問,這是不容易做到的,因為美國並不是一個能夠去指揮控制學生、控制學校的體制,一方面是安全問題,另一方面,更大的力量是將來這個交流對於他將來的就業和事業發展有沒有什麼好處?所以中國這些鼓勵中美交流的一些措施、政策,想要落實還是相當難的。』

滕彪認為,習近平上台後不斷打壓人權,已讓西方人覺得中國愈來愈不安全,現在發生這起傷人事件,包括老師、學生,甚至連遊客都不敢去中國了,大家都在擔心人身安全,一切將變得雪上加霜。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吉林美籍教師自述被刺傷經過:警方稱行凶者失業
美4教師吉林被刺案 美駐北京大使:憤怒與不安
4美籍教師吉林遇襲 北京稱偶發事件不影響中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