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中國恐在2028大選前不戰接管台灣

圖/翻攝自《當代海軍》微信官方帳號
圖/翻攝自《當代海軍》微信官方帳號

獨家報導 記者翁雪婧/綜合報導

位於華盛頓的智庫專家近日警告,中國可能在不訴諸戰爭的情況下接管台灣。據華府智庫的「戰爭遊戲」模擬,中國可能通過反覆且低強度的軍事威脅,以形塑台灣內部談和避戰的輿論,並逐步分化美台關係,實現這一目標。

根據《朝鮮日報》的報導,與保守主義和新保守主義關係密切的獨立非營利智庫「美國企業研究院」(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AEI)和受多家美國國防承包商資助的美國非營利研究機構「戰爭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ISW),近期發布了一份115頁的聯合報告,提出了上述觀點。

報告指出,北京的最終目標是與台灣簽署「和平協議」,並建立「海峽兩岸和平委員會」,以獲得對台灣的實際控制權。報告詳細描述了北京可能在2024年5月賴清德就職後至2028年總統選舉前,分四階段實施「不戰治台」戰略的具體情境:

  1. 第一階段:製造混亂和動盪
    2024年底,中國可能封鎖台灣周圍的海空運路線,切斷海底電纜並進行電子作戰,造成台灣社會恐慌。在此情況下,無預警斷水斷電可能導致台灣內部民怨四起,民進黨政府支持率下降,輿論認為賴清德的強硬立場激怒了北京,增加了台灣的生存風險。

  2. 第二階段:破壞美台關係
    在美中緊張局勢加劇之際,北京將試圖塑造「台海危機是由美國引發」的觀點,激起台灣的反美情緒。同時,利用TikTok等社交媒體平台助長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情緒,減少美國對他國衝突的干預,這種孤立主義與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一致。

  3. 第三階段:提高軍事威脅強度
    北京將逐步增加軍事威脅,如海上封鎖,同時在台灣島內傳播「與中國談判實現和平」的主張。北韓及俄羅斯可能進行核試驗或軍事挑釁,分散韓國和日本對台灣問題的注意力。

  4. 第四階段:建立實際控制權
    一旦形塑出「與中國和平共處更好」的輿論,北京將與台灣簽署和平協議,成立海峽兩岸和平委員會,確立對台灣的實際控制權。報告將此情境與1997年香港回歸相比,並指出北京計劃在美國及其印太盟友的默許下,打擊台灣內部的「分離主義者」,將權力移交給親中國的政治人物。

報告警告,如果美國僅專注於為中國可能發起的武力犯台做準備,將無法應對北京正在採取的「混合脅迫戰略」。報告的作者之一、AEI高級研究員布魯門撒爾(Dan Blumenthal)與共和黨眾議員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及民主黨眾議員克利胥納莫提(Raja Krishnamoorthi)討論了報告的分析結果及美國可能採取的應對措施。


更多《獨家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