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爆全球首起「乳牛染禽流感」 美牛還能吃?疾管署會議風險評估曝光

美爆全球首起「乳牛染禽流感」 美牛還能吃?疾管署會議風險評估曝光 215
美爆全球首起「乳牛染禽流感」 美牛還能吃?疾管署會議風險評估曝光 215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美國爆發全球首起乳牛感染禽流感事件,引發關注,疾管署也邀請專家及農業部、食藥署開會因應。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今(16)日表示,會議中一一審視國際間最新風險評估,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這一波疫情對一般民眾風險低,會議中食藥署也援引美國FDA說法,儘管牛乳驗出沒有活性的病毒殘粒,但不會致病,而美國牛隻一旦發現染病也絕不會進入食物鏈。

美國是在今年3月起陸續於德州等9個州的46間乳牛場爆發高病原性禽流感H5N1疫情,受感染動物除乳牛外,亦包含貓、羊等動物,其中僅貓隻病情較嚴重,並於4月1日曾報告1例人類病例,屬輕症,僅有結膜炎症狀,經流感抗病毒藥物治療已痊癒。調查發現,病毒是經野鳥傳染給乳牛後,再於牛群中傳播。

疾管署5月13日緊急召開傳染病防治諮詢會流感防治組會議,由傳染病諮詢委員會召集人張上淳主持,並邀集農業部、食藥署及相關專家與會,針對國內新型A型流感防治工作進行盤點與討論。

曾淑慧說,國際之間,目前僅有美國報告發生乳牛感染禽流感,而WHO認定這一波疫情對一般民眾的風險低,但對「易接觸感染動物及汙染環境者」風險較高,要加強監測;另外,這一次在美國乳牛發現的H5N1病毒的PB2、PB1、NP與NS等四段基因均源自北美病毒株,與台灣禽鳥所檢出的H5N1為不同的病毒群。

曾淑慧指出,美方也在已殺菌過的牛乳中檢出沒有活性的病毒殘粒,至於在牛肉相關監測上,抽驗市售牛絞肉結果亦均為陰性。不過,美國FDA強調美國牛隻一旦被發現染病就不會進入食物鏈,在屠宰前後都會檢查,有任何疑慮就會銷毀,不會進入食物鏈,目前亦沒有證據顯示這些沒有活性的病毒會導致人類感染。

至於最初乳牛感染H5N1現象為何會發生?曾淑慧說,美國科學家以現有證據推測,可能是乳牛攝入「被感染H5N1病毒野鳥糞便汙染的牧草」所導致,而乳牛之間,則可能是由機械傳播,像擠乳器、或清潔步驟器械的接觸而造成傳播。

會議最後決議,將由農業部持續監測國內乳牛健康狀況,曾淑慧說,目前國內市售鮮乳都經殺菌製程,沒有安全疑慮,但還是要提醒民眾不要喝沒有殺菌處理過的生乳。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提高早期肝癌存活率 北榮研究!減食道靜脈出血「一處置」比藥物有效

高雄連爆2日本腦炎 岡山出現今年首死!男子腹痛發病9天不治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