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發「翼地效應」水陸兩用運輸機

記者賴名倫/綜合報導

軍聞網站「Naval News」報導,五角大廈「國防先進研究計畫局」(DARPA)1日宣布和2組研發團隊簽約,展開「自由運輸機」(Liberty lifter)的全尺寸模型設計作業,以打造一款能應用「翼地效應」(WIG)技術的水陸兩用運輸機,有效提升美軍在印太區域的快速投射能力。

報導指出,2組研發團隊分別是「通用原子」(General Atomics)和「海事應用物理公司」(MAPC)團隊;以及波音集團子公司「極光飛行科學」(Aurora Flight Sciences)搭配擁有軍艦設計經驗的Gibbs & Cox與ReconCraft公司團隊。

合約第一階段要求2組團隊在15個月內提出具體外型與細節設計,之後3個月進行製造計畫與技術展示計畫審查,預定2024年中期展開第二階段的全尺寸模型製造階段。

根據概念示意圖,通用原子團隊的方案將採用「雙艇身」(twin-hull)與中單翼等,著重水上穩定性的氣動力設計,並配備多達12具渦輪軸發動機。而極光飛行科學團隊的方案則採用傳統構型的單艇身、高單翼與8具渦輪軸發動機,藉此確保長距離飛行能力。

DARPA表示,「自由運輸機」將在與C-17運輸機同級的尺寸與最大起飛重量(約270噸)基礎上,進一步具備在5級海象與4級海象環境下,執行水上運輸與起降的作業能力。此外,該機還需具備「翼地效應」能力,以便在低空長時間快速機動,且未來能運載大量美軍部隊、車輛和裝備,在廣大的印太海域執行快速空運,加強嚇阻潛在威脅。

「翼地效應」是指航空器以一定程度低空飛行時(通常是翼展的1/2以下),通過機翼下方的氣流,會對地表產生反作用力,導致機翼上下壓力差驟升,使航空器升力增加、阻力降低的現象,這能讓原本沉重的航空器順勢飛上天空,也能利用「翼地效應」維持一定高度、持續飛行。

美軍將研發能運用「翼地效應」(WIG)技術的水陸兩用運輸機,加強印太投射能量。圖為通用原子的雙艇身設計方案示意圖。(取自DARPA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