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迎歷史性時刻!邁向「T+1」結算時代 華爾街擔心會出事

美股在結束陣亡將⼠紀念⽇周末小長假後,將在周二(28 日)邁向「T+1」結算時代,但在這個劃時代結算機制變革到來之前,不少華爾街機構有些心神不寧……

據《彭博》上周六報導,熟知內情人士透露,Jefferies 金融集團上個月標售了一筆大約 30 億美元的債券,部分就是用於新結算周期規則上路可能出現的問題。

不過,Jefferies 金融集團表示,此次債券出售是出於一般公司目的,不願就此發表評論。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今年 3 月宣布:自 5 月 28 日起,美股交易標準結算周期將從「T+2」縮短至「T+1」,即「投資人當天賣出的股票,在交易後一個工作日就能收到結算現金」。

目前美股是「T+0」交易,但結算周期是「T+2」,也就是說,投資人賣股,錢要過兩天才能到手。

隨著技術在市場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SEC 一直在縮短結算所需的時間——從 20 世紀 90 年代的約五天縮短到了目前的「T+2」結算系統。

結算失敗在現代市場並不多見,往往源於技術問題或人為失誤。它們可能導致監管處罰、交易資本損失,甚至在極少數情況下,當交易規模足夠大時,會導致交易各方崩潰。

眼下不少機構擔心,「T+1」制度可能增加結算失敗的機率,因為壓縮的時間框架,可能更容易出錯。最關鍵的是,它讓買賣雙方更難確保資金和證券準備就緒。

花旗集團證券服務托管數據部門全球主管 Michele Pitts 表示,所有人都將全力以赴,在新規實施最初幾周,結算風險可能會大幅上升。

法國興業銀行、花旗銀行、滙豐、瑞銀資產管理、Baillie Gifford 等機構已表示,正在調動員工、重組班次或建立新系統,為「T+1」結算轉換做好準備。

高盛集團全球銀行與市場部市場結構與戰略合作部門主管 Amy Hong 本月指出:「即使只是聚焦技術和實際結算方式,也有很多焦慮。資金可能會出現一些錯配,我們需要解決一些與外匯有關的問題。」

研究公司 CoalitionGreenwich 於 4 月和 5 月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僅 9% 受訪賣方公司表示,他們預料「T+1」結算能夠順利,38% 賣方公司警告,買方經理沒有做好準備,28% 公司認為交易平台尚未完全準備就緒,近五分之一的公司認為會出現大量或嚴重問題,面臨巨大混亂。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