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垂直起降無人機」計畫 6廠競逐概念設計測試

記者賴名倫/綜合報導

五角大廈「國防先進研究計畫局」(DARPA)22日宣布,代號「輔助」(Ancillary)的小型垂直起降無人機計畫,已選定6家廠商參與概念設計測試,後續將先驗證艦艇甲板操作穩定性,進而發展多用途任務構型,強化美國海軍戰力。

長滯空 滿足遠征作戰需求

此計畫正式名稱為「先進航空機低基礎設施需求暨發射回收」(AdvaNced airCraft Infrastructure-Less Launch And RecoverY),目標是發展一款新款小型無人機,性能可達現役機體的3倍以上;藉由結合先進氣動力構型、推進與操控系統,使其無需依賴傳統跑道、發射器等起降設備,可在面積較小的艦艇甲板垂直起降,同時兼具長滯空時間、高酬載與低重量等特性,進而執行情監偵、通訊、電戰,以及「發現、修正、追蹤、鎖定」(F2T2)與運輸任務,滿足美軍在印太海域的遠征作戰需求。

結合AI 探索任務潛能

根據報導,「輔助」計畫「1B階段」(Phase IB)共有6家公司獲選,包括軍工大廠洛克希德馬丁集團子公司塞考斯基、諾斯洛普格魯曼,以及航太新創公司獅鷲航太、宇航環境(AeroVironment)、Karem Aircraft與Method Aeronautics。接下來10個月內,獲選公司將提出初步實體設計、執行次系統測試與技術驗證,並預定於2026年展開飛行測試與性能指標驗證。

DARPA專案主管柯瑪迪納指出,「輔助」計畫不僅著眼於海軍與陸戰隊需求,未來也可望針對陸軍、空軍、海岸防衛隊與後勤任務範疇,妥善運用人工智慧(AI)與各個國防領域先進技術,進一步探索更多用途與任務潛能,有效提升美軍作戰優勢。

新型無人機可執行情監偵、通訊、電戰、F2T2與運輸任務,滿足遠征作戰需求。圖為塞考斯基無人機執勤想像圖。(取自塞考斯基網站)

「輔助」計畫希望取得可在艦艇甲板上垂直起降、執行多元任務的無人機。圖為諾格公布的測試想像圖。(取自諾格網站)

代號「輔助」的小型垂直起降無人機計畫,共有6家廠商獲選,將推出實體原型機,參與起降測試。圖為各款機型想像圖 (取自DARPA網站)

「輔助」計畫無人機,兼具低重量與高酬載能力。圖為塞考斯基無人機想像圖。(取自塞考斯基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