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記憶-大乾宮鹹粥 有阿母的味道

77歲沈張玉(左)退而不休,粽子仍由她一手「包」辦,大鍋煮的鹹粥完全由兒子沈復凱(中)與媳婦傳承。(周麗蘭攝)

中國時報【(周麗蘭)】 斗六市鎮北路大乾宮廟前琳瑯滿目的早餐攤,聚攏了鄉下便宜又大碗的美食,其中之一是賣了25年的鹹粥,主菜不固定,四季產什麼老闆就煮什麼,樸實的大鍋粥滋味就像家裡阿母煮的。 鹹粥小碗20元、大碗25元,除非胃口很大,小碗粥就夠撐到中午,45歲老闆沈復凱10年前從媽媽沈張玉(現年77歲)手上接棒,繼續熬煮媽媽的味道。 沈張玉在擺攤賣粥前是鞋廠的作業員,因為鞋廠西進大陸失業,而她擅長煮鹹粥、包粽,從此在大乾宮前賣起老少咸宜的菜粥,便宜又大碗轟動迄今。 這攤沒有名字的鹹粥攤,也沒有固定食材,老闆煮什麼就吃什麼,附贈免費菜脯,大鍋粥以大鐵臉盆裝著賣,很有吃割稻飯的味道。 沈復凱說,鹹粥的食材都是盛產的當季蔬菜,最近絲瓜、蒲瓜、芋頭盛產,一起炒熟熬煮成大鍋粥,也曾煮過筍子、高麗菜、甘藍、菜豆粥,一碗粥可吃到數種蔬菜,為了讓客人吃得飽,米粒不煮得太稀。 沈復凱認為,老顧客百吃不厭,可能是偏好大鍋煮的味道,家裡很難煮得出這種澎湃的滋味,另一原因是用濁水米,曾有客人覺得粥很好吃而訂米。 攤子上除了出名的鹹粥外,肉粽、素粽也很受歡迎,迄今仍是沈張玉一手包粽,維持用大灶燒柴火煮。不論葷素,口道都很古早,肉粽內包豬肉、小蝦米、油蔥;素粽則是香菇、麵輪、菜脯。 沈復凱坦言,10年前悄悄剛接下母親的擔子時,曾有顧客吃出口味不同,他據實以告,如今大家都已熟悉他的鹹粥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