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內部2人有類流感症狀 宜先做家用快篩
台北和宜蘭接連傳出飯店人員確診,究竟還有哪些高風險行業,需特別留意?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認為,例如公車駕駛、機場人員等職業,因為會接觸不特定人士,另外工作場域在人潮擁擠場所的服務業也得小心,如果群體內部有兩人出現類流感症狀,建議最好先做家用快篩,要是有地緣關係,更應該做PCR檢測釐清。
新竹科學園區發生火警,新建的亞東氣體廠房,變壓器突然過熱起火。現場不斷有黑煙冒出、火勢猛烈,甚至造成竹科大規模跳電。台電表示,疑似因為瞬間降壓導致跳電,時間不到1秒。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8)日宣布新增85,310例本土個案,46例境外移入,41例死亡個案。其中最年輕死亡個案為2歲兒童,染疫後併發急性腦炎,加上多重器官衰竭,急救後仍宣告不治。 中重症增加183人 死亡案例增加41人 指揮中心表示,中症增加153人,重症增加30例,同時有41例死亡病例。今年共累計有869,101例本土病例,輕症占比99.79%,中症占比為0.16%,重症比為0.05%。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183例中重症以及41例死亡個案。(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4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5例男性、1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40例具慢性病史、20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年4月19日至5月15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1日至5月15日。 關於最年輕的死亡個案,是一位居住在基隆的2歲兒童,染疫後合併急性腦炎、多重器官衰竭,經過治療後不幸死亡。 ▲針對41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表示,有20人未接種過疫苗,28人未打滿3劑。(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41
行車安全很重要,不過高雄輕軌卻「撞」況頻傳,今年已陸續發生8起事故,其中鼓山區就占一半,最近一起車禍則是發生在11日晚間,雖然事故多不嚴重,但也突顯用路問題,高市府交通局表示,將對鼓山區現有路段強化路
台鐵集集支線集集段隧道,去年中因大雨走山損壞,正在進行修復工程 ,沒想到近日連日的梅雨,導致雨水宣洩不及,昨(18)晚施工邊坡大量土石崩落,目前工程人員須待邊坡穩定,才能繼續完成後續作業。原訂9月底通
111年統測成績放榜,中山工商餐三丙班許耕閩以六百二十點五分將競逐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榜首,校長林昭億表示,該班專業科目分數遠優於全國平均,保守預估該班約半數學生可望擠進高餐大,再創「山中傳奇」。
新北市長侯友宜為了防疫政策,不惜多次槓上中央,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鶴明,上節目時點名雙北市長,很多事情只要打電話就能解決,卻要用政治口水來表演。侯友宜回應,已經打無數次電話給中央指揮官,但中央一直沒有解決問題,還喊話總統蔡英文來第一線看看!
隨著本土疫情升溫,民眾隨時都有可能處在染疫風險中,就怕突然冒出症狀確診後影響到家人。近日,就有網友分享,前幾天來家裡幫忙辦保險的業務員,突然傳LINE通知他「我快篩陽性」,結果故事曝光後,卻獲得大家讚...
疫情高峰,台中市確診數急速增加,各校不時傳出老師、學生確診、隔離,因多數學生尚未完整打疫苗,且學校從正常到課、遠距教學、停課復課,反覆改變一團亂,家長憂心孩子的安全,也相當困擾,市議員謝志忠及王立任19日上午要求市府應儘速召集學校、教師、家長及相關團體代表討論,滾動式調整決定是否在疫情穩定及學生完善施打疫苗前,全面改線上教學,並做好配套措施。台中市長盧秀燕下午3點召開線上防疫記者會,她宣布,台中市高中以下學校暫停實體課程,全面改採線上教學,其中國小、國中、高中生5月23日到27日停課,但幼兒園、課照中心以及補習班仍維持正常上課。謝志忠表示,台中市政府預計5月30日開始施打疫苗,並於6月24日完成,但醫師認為施打後還需14天才有抗體,這代表從現在到未來還有近30天,未來主人翁就是暴露在極度危險中;王立任指出,近期接獲基層教師反映,停課已經準備許久,但身體對於對抗病毒,還是有所不足。謝志忠說,台北市已宣布23-27日遠距教學一週、高雄市也宣布23-25日暫停實體上課3天,在疫情高峰期的急迫時刻,希望媽媽市長,應該多考慮小朋友的健康,教育局應依據之前的經驗,研擬全面遠距教學的妥善配套措施,掌
國內疫情覆蓋持續擴張,近11天新增超過62萬例。對此,小兒科醫師林應然指出,其實最好的防疫政策,就是每個台灣人都給1個房間,...
記者蔡厚瑄/台北報導 睽違582天的安打終於出現了!統一獅19日在主場迎戰中信兄弟,獅隊重砲鄭鎧文7局下上場代打,在一、二壘有人的情況下,終於敲出了久違的安打,一棒清
據內政部最新統計資料,2022年第一季全國贈與移轉1萬5481棟,與2021年同期相比,增幅12.0%,創下房地合一上路以來、7年最高紀錄,而首季繼承移轉1萬4952棟、年增4.3%,也創統計以來同期新高。資金潮推升房價及通膨風險,加上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限縮多戶貸款條件,因此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
宜蘭縣 / 林志純 張政慧 許竹忻 報導 雪隧兩車互相逼車還頻頻橫跨雙白線,正值下班時段,雪山隧道裡湧入通勤車潮,但下一秒後方這台白色轎車,先是開遠光燈挑釁前方車輛,再猛踩油門橫跨雙白線大膽超車,一出隧道,兩名駕駛還繼續上演飆車戲碼,後方轎車不滿被逼車,加速強行超越前方車輛,完全不顧周邊其他車子的安危,而這互相逼車的過程更長達整整10分鐘。投訴人說:「我不知道他們是怎麼了,反正他們就是從我旁邊經過,逼很近這樣子,然後他忽然就往我這邊,在雪隧裡面跨雙白線,直接往我這邊切過來,出隧道後有1台車,又差點撞到護欄。」民眾說:「很誇張很危險啊,而且在隧道裡面本來就不能超車啊。」民眾說:「如果不小心碰撞到的話,造成翻覆還什麼的,那很危險,在隧道裡面很危險。」明明隧道裡是雙白線,但這2輛轎車,卻完全無視直接在隧道裡追逐,國道第九大隊副大隊長鄧明隆說:「依據道路交通處罰條例第33條規定,可處新台幣3千元以上,6千元以下罰鍰。」離譜一幕讓人都傻了眼,幸好沒有波及其他用路人釀成更大意外。點我看更多華視新聞>>> 原始連結
台中市 / 徐孟蘭 張春峰 報導 CDC預測,接下來要迎來疫情高峰,中南部確診人數也會持續增加,為了保護高中以下學生避開高峰,台中市府宣布,5月23日到27日,學生不進學校改遠距教學,幼兒園照常上課,並且加開大型PCR採檢站,採檢、看診、拿藥一條龍,服務需要的民眾,而盧秀燕疫情期間,行程跑不停,她的選舉對手,立法院副院長,也是民進黨台中市長參選人蔡其昌,也是行程滿,一早就送快篩劑給育幼院,被問到台中市兒童BNT疫苗施打日期,要到5月底,蔡其昌忍不住批盧市府,決策慢、動作慢、讓家長好憂心。衛生局人員說:「看是要做採檢或是要做看診。」台中市長盧秀燕到中央公園視察,為了因應疫情高峰,所設立的第一個大型PCR採檢站,台中市長盧秀燕說:「我們預計至少應該可以做到1天1千人左右。」採檢站明(20)日正式啟用,一條龍服務,從PCR看診到拿藥一口氣全包,而且1次開4條線,長輩和身障者走1條,親子走1條,一般民眾有2條,要紓解人潮。關心台中市疫情的不只盧秀燕,立法院副院長也是民進黨徵召的台中市長參選人蔡其昌,也特地到這間育幼院捐快篩,蔡其昌也抨擊台中的防疫政策,認為盧市府在兒童疫苗施打的行政工作慢半拍,台中市長參選人(民)蔡其昌說:「這2天可以打那最好,你再慢一點你不要拖到5/30之後,我想這個民眾就會有相對覺得說,為什麼我們的市政府比別人慢。」不只批兒童疫苗,高中以下要不要停課蔡其昌也有想法,台中市長參選人(民)蔡其昌說:「在決策上一直沒有辦法,很清楚讓市民朋友放心,而且效率上也比其他的縣市慢。」蔡其昌火力連發,台中市府也馬上接招回擊,台中市新聞局長鄭照新說:「蔡副院長可能比較少在關注台中市的疫情發展,中央在兒童BNT疫苗,發配給台中的日期是5月25日,家長一個禮拜的思考期,預計在5月30日就可以順利施打。」新聞局長鄭照新,回應不忘酸一下,要蔡其昌多看市府的防疫記者會,至於要不要停課,盧秀燕在疫情記者會也宣布了,台中市長盧秀燕說:「台中市高中以下的校園,暫停實體授課遠距教學規劃。」高中以下5月23日開始停到27日,改遠距教學,其中高3和國3學生到畢業典禮都不進校,幼兒園不停,接下來看疫情狀況再做調整,保護學生避開疫情高峰。 點我看更多華視新聞>>> 原始連結
[新頭殼newtalk] 德國媒體報導分析,過去幾個月對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來說並不好過,因為他最近犯了三個決策上的大錯誤,德國前駐中大使施明賢(Michael Schaefer)等觀察家發現,近幾週習近平的權力結構似乎出現裂痕,雖然政治宣傳仍然有效,但那些受過教育,對政治沒有興趣的人開始對北京政策產生疑慮。 德國《經濟週刊》報導指出,習近平顯然誤判了他的防疫政策,清零無法帶領中國擺脫疫情,走上世界上其他地方正進入的防疫階段,柏林智庫墨卡托中心研究員何青山(Nis Grünberg)表示,習近平相信中國在防疫上終將勝過西方,卻仍擋不住傳染性極強的武漢肺炎變異株,這連帶引發習近平的第二個錯誤,無情的封鎖和供應瓶頸引發民怨四起,還拖累了中國的經濟。 該報導續指,中國消費者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正在崩潰,失業率攀升到創紀錄的水準,供應鏈斷裂,導致西方企業正在分散風險,不再在中國購買所有物品,長遠來看,這將削弱中國的經濟,中國經濟學家已經明確點出這些問題,但習近平卻充耳不聞、視而不見。 該報導進一步強調,習近平的第三個錯誤是誤判烏克蘭戰爭,中國本來希望俄羅斯能吸引美國的注意,減輕美國在經濟和政治上對中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秦始皇雖然致力於千秋萬代,但也難逃死亡的厄運。他一生追求長生不老,結果卻命喪沙丘,導致了帝國的倉促毀滅。而且,這位帝王生前傳奇,連死亡都存在著無數
國民黨桃園市長提名人選懸而未決,繼日前台北市議員羅智強表態參選,卻引發藍營內部爭論後,近來又傳出有人力拱前高雄市長韓國瑜挑戰桃園,對此,前高雄市新聞局長、現任台中市新聞鄭照新說,他沒有聽說這樣的情況,這應該是相對支持者的臆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