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經營澄清湖 不畏La new傷心史

中國時報【陳志祥╱高雄報導】 2010年La new熊隊(Lamigo桃猿隊前身)幾乎「大逃殺」離開澄清湖球場的經營,5年後,改由義大犀牛隊接手澄清湖球場,展開史上最大規模的主場營運大計,失望的熊隊與期望的犀牛隊交會在澄清湖球場,令人不勝唏噓。 未來義大成功認養澄清湖球場後,將斥資5、6000萬元打造有特色的球場,包括仿日本甲子園球場舖滿黑土,可惜義大與市政府的洽商並不順利,雙方持續溝通中,套用熊隊老闆劉保佑當年說過的:「在政府提供更好優惠中,雙方各讓一步,認養就能水到渠成。」 義大為表現經營澄清湖球場的決心,以12天迅速布置球場內外,雖然不算華麗,但也能呈現主場氛圍,義大不畏歷經台灣大聯盟雷公隊、中職La new熊主場經營失敗的前例,勇敢承先啟後,主要憑藉是「大環境」改變了! 2010年球季結束後,La new熊隊決定搬離高雄,主因是該年熊隊主場觀眾跌幅將近32%,平均單場觀眾2456人,在4球隊敬陪末座,而且觀眾人數最少前10場比賽,有8場出現在澄清湖球場。 大高雄市場被屢次爆發的職棒賭案 攪得肢離破碎,人氣盡失,讓交通原本不便的澄清湖球場更得冷清,加上大高雄縣市合併、桃園球場極力拉攏的時空轉變,熊隊無法多待一刻。 熊隊從2004年至2010年以澄清湖為主場,這期間單季最多比賽59場、最少35場,今年義大重壓60場,算是史上最大規模,義大並非不擔心票房,只是球團要先展現決心,桃猿隊在桃園球場也不是第一年就有好票房。 義大想與大高雄深化結合,球團認為,大環境改變了,在高雄舉辦活動時,年輕球迷的反應都不錯,只要再強化在地球迷、企業的支持,應可博得球迷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