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佳音》歷史學角度的歷史研究

翁佳音》歷史學角度的歷史研究
翁佳音》歷史學角度的歷史研究

【愛傳媒翁佳音專欄】這篇短文寫給老番學生看,因為老番上課一直強調:「歷史」,是每個人,以及各種學科訓練出來的人都可研究,她不是歷史學科班出身者獨享的禁臠。

但歷史學有個特色,不管這特色是好是壞、或太陳舊,她講究文獻考證(criticism),並非迷信原檔或一手、孤本史料。這裡再舉一例。老番一直強調日本時代以前的原住民並非沒文字史料,雖然是外人所寫,若能有效利用,還是會有新發現。

老番很喜歡舉甘為霖牧師英譯版的十七世紀荷蘭人牧師編輯之〈虎尾壠字典〉為例,認為可從這本語典中去拼湊老番家鄉(彰化、臺中、雲林)的原住民零星歷史影像。例如,語典中有Naupoot,是麻布,清代文獻屢說大彰化原住民「以苧麻捻線,緯用犬毛為之;橫竹木桿於機內,卷舒其經,線綴為綜,擲緯而織,名『達戈紋』。又織麻布,名『老佛』」,可見我們原住民祖先有織有穿,卻老是有喜歡裸體的學者講他們沒衫沒褲,脫褲懶。

老番還是不厭其煩提醒學生,引用這些所謂早期文獻,隨時要保持批判(考證)的警惕。譬如,當你看到語典裡頭收有一詞motó,英文釋義成角落(corner)、商店(shop),不要馬上忘情大喊:哇,幾百年前原住民還開商店咧。當下要冷靜再作核對文獻手續,至少得查一下網路都可下載的荷文版字典。荷文版照抄原檔:hoeck, winckel。winckel查字典,是商店沒錯,但它同時也是「角落」之意。有歷史學素養的研究者,會再另尋材料來證明原住民原本就有「商店」的概念,不能僅賴所謂的「古荷蘭文」孤證文獻。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兼任副研究員,著有《解碼臺灣史1550-1720》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