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問獨角獸企業新增數下降 民間:難道不是因為你?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資料照片。美聯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資料照片。美聯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月與企業家和專家舉行座談會,聽到關於新創投資的發言時提出了問題:中國獨角獸企業新增數下降的主因為何?官媒報導對於答案僅含糊帶過,但在社群媒體引起廣大迴響。有微博用戶直言,問題就出在問問題的人。

「獨角獸企業」是指估值達10億美元的民營新創公司。中國胡潤研究院4月發布的「2024全球獨角獸榜」數據顯示,全球有1453間獨角獸企業,美國佔700多間,中國僅340間,而去年中國新增56間獨角獸企業,低於前一年的74間。

《華爾街日報》、自由亞洲電台(RFA)報導,對於習近平提出的問題,官媒《人民日報》稱:「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問題清單』亦是『改革清單』。」中國網友則積極解答,有人直言「難道不是因為你?」「主要是沒人敢投資了和做大了,做大等著被國有嗎?」。

一位新創企業投資人的回應也引起許多共鳴。他說,(最高領導人)提出這個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因為這顯示領導人認為自己的政策沒有任何問題,不太可能進行任何實質性糾正。

2015年至2018年,中國身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曾被視為獨角獸企業的沃土,但2018年後,受到中美貿易戰、地緣政治競爭加劇、國際間去風險化與脫鉤戰略等因素,加上中國打擊外國「間諜」令外商卻步,以及美國去年實施限制高科技對中出口的政策,如今的景況已截然不然。

《華爾街日報》指出,習近平不信任資本力量,多年來一直在竭力確保民營企業遵循共產黨的目標。

中國改革開放數十年來,一直讓民營企業在經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但習近平背離此一路線,強調黨的控制高於一切。中共加強引導資金流動,對企業家和投資者及其獲利能力設定更嚴格的界限,在某些情況下,中共甚至試圖接管政府認為失控的公司或部門,將其納入國家控制。

自由亞洲電台引述美國博欽(Perkins Coie)律師事務所北京辦事處合夥人齊默曼(James Zimmerman)表示,北京當局近年改變政策,將一間間科技公司打壓成國家公司化的工具,中國的科技環境已非創新人才的避風港。

他指出,如要在中國形成具有競爭力的格局,新創企業必須擁有一個促進創新、資訊共享的活躍生態系統,但中國與西方國家關係削弱將阻礙未來的跨國合作。由於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中國企業將繼續被孤立,難以融入全球。

更多太報報導
【一表看懂】歐盟將對中國電動車課徵的懲罰性關稅
【更新】歐盟宣布對中國電動車提高關稅 稅率最高48%
日本50歲以上男女相親活動大增 新冠疫情下「不想孤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