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打造史上最強「知美派」 對抗台灣傾美路線

由於總統蔡英文的外交策略偏向美國,最近,美國總統川普更簽署通過《台灣旅行法》,導致美國成為牽動兩岸關係的重要關鍵,從今天(19日)中國大陸通過的對台重要人事名單,已嗅出此情勢,大陸也試圖打造史上最瞭解美國的對台團隊。

中國大陸第13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於19日通過國務院部委新人事,執政團隊完成換屆,讓中共全新的對台人事幾乎底定。

中國大陸體制下,主管對台工作的最高決策機制是「中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該小組具有強烈的功能性,組長、副組長按照慣例是由中共總書記、政協主席分別兼任,因此,習近平將續任小組長,繼續主導對台工作的主旋律。

而副組長的安排,基本上是剛當選政協主席的汪洋繼任,早先從汪洋在2018年初的中共中央全國對台工作會議當中擔任主席,便可判讀而知。

至於負責對台工作日常業務工作的秘書長,原本是國務委員楊潔篪,隨著他升任中央政治局委員,極有可能調整由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來接棒。

此次人事新安排中,王毅還升任了國務委員,分管港澳台有關工作,他因此成為第一個曾擔任國台辦主任的國務委員。這個結果與先前專家的判斷一致,因為王毅已經64歲,如果沒擔任國務委員一職,明年就一定要退休。

其餘重要的對台人事佈局,還包括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丁薛祥,以及中國商務部部長鍾山,還有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尤權,皆是常態性機構單位的官員。國台辦主任雖未在這次人事佈局中披露,但咸認將由中國駐聯合國常任代表劉結一出任,從2017年10月他一轉任國台辦副主任後便呼之欲出。

對台人事一字排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副教授張五岳分析,今年所組建的對台小組,最大特色在於「這是一個大陸史上最瞭解美國的對台團隊。」

從人選來看,對台小組副組長一職,汪洋的前任是國務院副總理俞正聲,俞正聲的前任是國務院副總理賈慶林,汪洋的經歷不同於前兩任,在於他是中美經濟對話的中方最高負責人。

張五岳指出,中美經貿關係是中美關係的重中之重,汪洋是在過去五年代表中方跟美方進行經貿談判的負責人,對美國有一定程度瞭解,這點是俞正聲與賈慶林所不如的。

再看劉結一,從中國駐聯合國常任代表轉任國台辦主任,與他的前任張志軍及王毅相比,首先是層級上有所不同。張志軍跟王毅在擔任國台辦主任之前,職務都是中國外交部的黨委書記兼常務副部長,部長是黨委副書記。然而,大陸是以黨領政,其實張志軍跟王毅皆與中國外交部部長的地位平行。而中國駐聯合國常任代表並非正部級,層級一定比不上副部長。

然而,劉結一有張志軍跟王毅所不具備的特質,他是中共史上第一位擁有美國經驗的國台辦主任。

王毅擁有的是駐日經驗,從未到美國擔任過職務,張志軍曾駐英,也沒被派駐過美國,而劉結一曾在美國待了4年2個月,嫻熟華盛頓及紐約事務。

再來觀察重要的對台智庫,以全國台灣研究會會長戴秉國為例,他以前擔任過國務委員,張五岳表示,在大陸歷任國務委員當中,最受層峰重視的便是戴秉國,著有《戰略對話》。

當年中美建構安全戰略對話,中方的負責人就是戴秉國,美方是前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換言之,戴秉國對美國的了解遠勝過他對台灣的了解。

「對台人事安排擺出來的陣勢,意味大陸的對台工作,將有相當大的重點會放在對美國的工作,」張五岳說。

對台工作人事佈局的最大特色,便是一群對美國事務最瞭解、將對美工作置於對台工作之中的中國政治菁英。

依照邏輯推測,中國大陸可能認為兩岸關係,特別是跟台灣政府的互動不是那麼重要關鍵,反倒跟美國的互動才是重要關鍵。中共更會把美國當做處理兩岸關係的重要施力點,甚至是對台工作的管道。

張五岳認為,這是很大的轉變,以前中國大陸對台工作沒有這麼重視對美工作,但其實美國對台的態度有很大的影響力。

另一方面,中美關係從去年到今年也出現變化。

過去一年因為北韓問題,中美關係未出現重大分歧。但由於2017年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創下歷史新高,最後的統計結果出爐,中國一年從美國淨賺超過3500億美元,導致2018年初中美貿易的矛盾驟升。美國現在慢慢認為中國是競爭對手了,甚至是一個威脅。

以川普重視經濟的程度,對中美貿易或將有新的戰略考慮。也確實因為如此,川普祭出強化了美台關係的舉措,譬如最近剛通過的《台灣旅行法》等等。

然而,強化美台關係,必然是強化北京的不滿跟疑慮。川普到底是把美台關係當成是跟北京互動的籌碼?還是施壓的工具?中國大陸又將如何出招?後續還有待觀察。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