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熟讀中國歷史?

中共一直標榜習近平是一名熟讀中國歷史,吸收了「中國五千年治國」經驗,中共喉舌「人民網」早年於「白紙運動」前更曾撰文,以「用書香涵養民族精神」來形容他。然而,習近平上任近十年間,坊間一直以「習包子」來形容這名國家主席。到底他真的是一個熟讀歷史的「高人」﹐還是「土包子」,相信大家心裡都有答案。

最近,中國有一名教師,向他「直線抽擊」,以「向習近平借錢買房」為題,拍下一段短片,藉意向習近平陳情訴說民間疾苦。並借古諷今,指希望自己能「成為魏徵那樣的人,但可能結局是比干」。雖然他自己,甚至大家都知道,該名老師下場應該是兇多吉少,要如魏徵一般成就偉業,在現實中根本不可能。但顯然在中國境內由下而上作反抗的意識形態在近年已經遍地開花,熟識歷史的領導理應了解政權危機,從而作出對策。

習近平的維穩處理,無疑是一種引火自焚

中國歷史中大家或許只會留意到朝代末年,民不聊生、官逼民反。很多人都認為,那種時代已經降臨,差不多改朝換代。但在我眼中仍有一段距離。因為尚欠缺一種元素:變節 / 外力。中國自古以來所有成功推翻王朝的最重要因素不是人民反抗的決心。人民的決心是導火線,而能夠成功就要靠擁有實權或對政權有威脅的人士。

回望由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幾乎每一次改朝換代都有一定「腳本」:由於社會出現一系列天災人禍等問題,導致國內民不聊生,社會怨聲載道,如果以現代的說話解釋,就是通膨、糧食危機、人力資源不足等等「經濟危機」。引來一眾民眾起義,其中某位朝中將領又或是地方勢力人士擁兵自立,加入反抗陣營 / 聯同外族一同對抗朝廷,激戰過後成功推翻改朝換代。簡單幾句,就把一段漫長且悲壯的戰爭輕描淡寫,若然細心代入,就不難發現成功完成歷史的過程,當中的重點在於「地方勢力人士擁兵自立,加入反抗陣營 / 聯同外族一同對抗朝廷」。

基本上無論是那一個國家,為了要自保,定必在國防上建構一定完善系統,民間與國家的實力差距一定會有明顯落差,否則國家就像形同虛設,如「豆腐」一般任人宰割。因此一般黎民百姓基本上難以撼動分毫。雖然在現代的民主化國家,政府由民主選舉產生。因此,政權會在爭議議題或社會層面上讓步。但相反地在一個極權國度下,沒有民主制度保護,難以令政權作出讓步。儘管如此,執政者為鞏固自己地位,會平衡朝政體系內各勢力的利益,以及避免國內混亂讓「外族」(以中共現化說法可解作「外國勢力」),都會聽從各方建議。魏徵那一種「諫官」就因此出現。另外,縱然要剷除「異己」又或是清除朝中「危險勢力」,作為一國之君都需要尋求朝中其他勢力幫忙,以免被「反將一軍」。

然而,習近平由再度連任開始,就忘記了「水清無魚」的定律,以十年時間將黨內不同派系的「精神領袖」級人士「清走」、「法辦」、「雙開」等誅除異己,同時又將各黨、政、軍大權於自己一身,目的是要防止一切「兵變」的可能。

看似杜絕後患,實際是種下禍根

能夠在一個極權的「山頭林立」之中建立一個自己的山頭勢力,當中一定有過人之處,可能是驍勇善戰、可能是善於發展經濟、又可能是強於對外交涉。或許他們不一定是為人民謀福祉,但肯定在某範疇上有一定能力,甚至早已建立起一個屬於自己的穩固勢力,自成一國。然而,當朝廷突然要將所有反對聲音「滅聲」,而且成功滅聲的話,代表習近平這一個人對外界一干人等都不信任。這是歷史中所形容「昏君」的條件。

如此這種情況之下,或許他不像古代昏君「荒淫無道」(其實我從來覺得「荒淫無道」是一個莫須有,如果那時候的風氣接受「賢君」後宮佳麗三千的話,怎可能會覺得「昏君」才會「荒淫無道」?)但都一定是「殘暴不仁」,因為維穩過程非常強硬。甚至在現實中因對人不信任,找來扶政的都只不過是一個只聽指令,而不懂開創的人,結果樣樣事情都要「親力親為」。

沒有一個人可以專精每一範疇,所以,最後在無一個有能之士幫忙扶政的情況下,只會一步錯就會加強內耗,當朝內出現內耗而無法解救時,財政、社會等危機難以掩蓋時,無須「外國勢力」介入,一直被打壓的地方勢力,根據人性會選擇「隔岸觀火」還是「乘機而出」?當反對陣營聲勢浩大,朝內一眾原來只為「打工心態」的臣子見勢色不對,會否全都忠心護主?還是選擇變節?這全都是「人性」,「人性」就充滿變化。但是「硬件」上習近平正正就是將中國推向「改朝變代」的劇本。

作者》張寧  香港青年,反送中後來台。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香港雜記】環保不環保
香港環保政策盡顯現被滅聲的悲哀
勿忘留在香港的手足 但別跟絕望的人說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