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睽違5年訪歐 緩和緊張關係尋求合作夥伴

緩緩走下飛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夫婦踏上法國國土,一眾官員夾道熱情歡迎。睽違5年,習近平再次訪問法國,這是他掌權後第4度訪法,但如今中法關係卻顯得更加微妙。

中法建交60週年,相比其他歐洲國家顯然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法國的態度較為溫和。習近平此行除了與法國商討雙邊貿易,也希望緩解中國與歐洲之間的緊張氛圍。

因為就在他抵達法國不久前,英國和德國正為中國間諜案鬧得不可開交,歐盟則再次針對中國多項產品展開反補貼調查;唯一加入「一帶一路」的G7國家義大利,也正式宣布退出。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中國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中歐關係,將歐洲作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重要方向。」

習近平在和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及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的三方會談中,一再強調中歐合作的本質是「互補互利」,期盼雙方多進行溝通。

但除了貿易問題,歐盟也點出當前的中東局勢和俄烏戰爭,呼籲中國不該暗中支持俄羅斯。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認為,「中國需付出更多努力,來限制向俄國運送用於戰場的軍民兩用物資,並考量到這場戰爭對烏克蘭和歐洲構成的威脅,而這也確實影響了歐中關係。」

擺出大陣仗接機,習近平第二站來到塞爾維亞。幾年前,中國資金成功為塞國蓋了東歐第一條高速鐵路,如今中國更是塞爾維亞第二大貿易夥伴,從總統武契奇帶領接機人群熱烈鼓掌迎接,就明顯看得出兩國的好交情。

塞爾維亞政府助理秘書尼可里奇說:「尤其是習近平主席,他和我國總統共築友情,發展成鐵桿友誼,我們期待雙方合作能開創新局。」

不過,習近平抵達塞爾維亞當天,適逢北約轟炸中國駐塞國首都貝爾格勒大使館25週年,讓這趟訪問飄散抗西方煙硝味。

儘管塞爾維亞正和歐盟進行入會談判,多數當地人卻對北約反感,恰好與中國的立場接近。從塞爾維亞開始,到下一站匈牙利,習近平正在尋求能協助中國站穩歐洲的夥伴。

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表示,「我們曾生活在單一中心的世界,現在則是多中心參與的時代,而這個新世界秩序的支柱之一,就是中國這個國家,它定義了世界和經濟政治的進程。」

儘管今(2024)年是中匈建交75週年,中國領導人卻已有20年沒有拜訪匈牙利,匈牙利媒體指出,匈牙利政府「向東開放」的政策,和中國「一帶一路」計畫有著相似的目標。

習近平在匈牙利民族報的署名文章就特別提到,要在清潔能源及人工智慧等方面深化合作,而實際上中國早已鉅額投資匈牙利電動車電池,也在當地興建電動車工廠,目標推進歐洲。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雙方將加強發展戰略對接,深化經貿、投資、金融等領域合作,推進匈塞鐵路等重點項目建設,拓展新興產業合作、培育新質生產力,為兩國各自經濟社會發展賦能助力。」

匈牙利今年下半年起,將輪值歐盟主席國,有利中國傳達聲音。歐洲媒體評論,中國正試圖分裂西方,習近平訪歐是為了向世界表明,中國的影響力還沒消失。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習近平訪塞爾維亞 宣布建構中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5年來首訪歐洲 會法、歐領導人涉台海與貿易
習近平睽違5年出訪歐洲 盼打破抵制和緩中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