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俄的戰略考量:內耗美國,外開空間

圖片來源:Associated Press
圖片來源:Associated Press

⊙趙思樂

在中共二十大之前,本人即認為習順利連任之後,中國會更靠近俄羅斯。但當時只是因為我覺得這是習的個人偏好,為連任而有所收斂,連任後會被釋放。但現在看來中國是有更大的佈局,「鄭重其事」地「與俄共舞」,必有國家層面的考量。

中美於烏克蘭戰爭都在豪賭

首先,這是一場賭博。賭的就是烏克蘭能不能在春季反攻中畢其功於一役,擊潰俄羅斯。美國(及北約盟國,以下省略,美國即代指其陣營)賭烏能擊潰俄軍,中國賭俄能挺過去。如果俄能挺住,少則能把美方在軍力軍備上拖住,多則可能讓美陣營出現裂痕。

就像為什麼烏克蘭仍然在堅守毫無戰略價值的巴赫穆特,是希望消耗俄方新動員的軍力。這些軍力在巴赫穆特消耗得越多,俄方在春季反攻中的底子就越薄。相似的邏輯,美國在烏克蘭的消耗越大,就越不容易恢復軍力和民眾耐受度,或協調更多戰線。即便美方軍工實力再強大,在短期內的再生能力都是有限的,尤其是高級軍備。比如艾布拉姆斯坦克,美國全年產量也就數十。加上全歐的高級坦克都被動員加入俄烏戰場,消耗可想而知。美國今年到現在為止,給烏的軍援達2022全年的三分之一,畢其功於一役的迫切願望,路人可見。現在美陣營展現的空前團結,也是為這個目標而塑造。如果此計畫未能實現,陣營出現裂痕的可能性將急劇增加。

因此,中國在此關頭幫俄羅斯挺住的意願也很強烈。最基本是可以消耗美方,進一步可以利用美陣營裂痕,為中國作為關鍵大國插手「協調」創造空間,最理想是借助西方的戰爭疲勞,為自己的台灣戰略增加可行性。這可以解釋為什麼習近平冒國際之大不韙訪問俄羅斯,看起來是百害無一利,實則對中國有巨大的國際戰略意義。此前中國發佈所謂「促和」的立場文件,近日公開撮合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關係正常化,都可以理解是為春戰後扮演和事佬造勢。

本人之前跟相熟的國際戰爭教授討論過中國的考量,教授難以相信中國領導層看不出俄羅斯敗局已定,西方也做好了萬一必要會制裁中國的心理準備。但我認為,中國可能還真的看不出來,中國外交系統早就對真正有西方經歷的人才堅壁清野,加上信息來源主要是俄方,再加上習的強烈聯俄傾向,誰敢提出不同意見?

西方的銀行危機可能攸關戰局發展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在俄烏關鍵決戰的前夕,西方出現銀行危機是極其危險的,其中有沒有中俄施力都值得深思。在本週內,歐美銀行危機能不能穩住,美聯準會會不會冒險加息,也是西方意志能多大程度維持的關鍵。相比而言,中俄這種現代專制體制,這種會影響政策的經濟危機出現的頻率極低,一般能強行穩住,或者很難演化為社會政治危機。而戰爭若拖到2024,美國若因大選孤立主義再起,俄烏終局的變數將大增,中國的如意算盤或許一廂情願,但並非可以輕易嗤之以鼻。

作者為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政治學博士生,前中國時政記者,《她們的征途》作者。

更多思想坦克的文章

觀察2023中共兩會對台政策走向──只有更硬,沒有更軟

反戰、反侵略與反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