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說的「戰略威懾」是什麼? 美國軍事專家分析有這3種解讀

2022年10月,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習近平在黨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二十大)的報告提到,要打造強大戰略威懾力量體系。美國國防大學中國軍事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吳志遠推測,習近平所說的「戰略威懾」可有3種解讀,即提升對美國的威懾、更廣泛的有目的的脅迫,或是支持火箭軍有更大地位和資源。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7日刊出吳志遠(Joel Wuthnow)的文章,內容稱習近平在二十大提出的「打造強大戰略威懾力量體系」並非隨口說說,因為中共2021年3月所提的「十四五」亦稱,解放軍要「打造高水平戰略威懾和聯合作戰體系」。

不過習近平和其他中國官員都沒詳述「戰略威懾」的意思,而吳志遠稱,依據二十大前後解放軍的消息證明,可以有「盾」、「劍」、「象徵」3種解讀,其中「盾」是應對美國戰略軍械庫升級,還有中國擔心美國介入台灣問題。中國內部有些討論是以維持核武強權間的戰略平衡看待「戰略威懾」。

盾:應對美國威脅

吳志遠提到,早在2002年時任中國領導人江澤民就發布相似指令,即建立戰略威懾體系,且根據國際戰略環境的變化,給出全面的基本理由。江澤民當時在中央軍事委員會會議中表示,戰略威懾已成目前國際軍事鬥爭的重要特徵,而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均把核武列為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

江澤民當時說,美國有「三位一體」戰略威懾,包括核武及非核打擊系統、主動和被動防禦系統,還有國防基礎設施,而戰略威懾方法的運用是核心思想,「我們必須在現有情況站穩,聚焦發展,逐漸形成結合多種方法的戰略威懾體系」。吳志遠稱,解放軍分析師也討論核武如何調整戰略威懾。

<cite>2022年10月26日,俄羅斯核武部隊進行演習,這是亞爾斯(Yars)洲際彈道飛彈。(AP)</cite>
2022年10月26日,俄羅斯核武部隊進行演習,這是亞爾斯(Yars)洲際彈道飛彈。(AP)

解放軍國防大學學者張彥(音譯,Zhang Yan)曾說,自1990年代起,「資訊、太空、網路等領域威懾正逐漸扮演重要角色」。21世紀的解放軍分析文章討論美國核武與非核威懾能力的提升,包括彈道飛彈防衛、全球傳統打擊,以及反衛星武器。俄羅斯戰略力量的改變也被討論,包括長程高超音速飛彈的崛起。

吳志遠指出,根據挪威國防研究所副教授席姆(Henrik Stålhane Hiim)、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傅泰林(M. Taylor Fravel)、挪威國際研究所研究員譚大偉(Magnus Langset Trøan)的研究,美國飛彈防衛系統提升、2019年退出《中程飛彈條約》、美國傳統全球打擊力量的強化都對中國形成具體挑戰。

吳志遠認為,傅泰林等人的分析有助於解釋習近平2022年的報告中,可能是在指核武擴張及多元化,而其他討論主張,戰略威懾升級需求不只是維持可生存的核武部隊,還因中國認為美國川普、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轉為敵對,還有特別可能是解放軍認為要加強能力,嚇阻美國軍事介入台灣衝突。

吳志遠提到,美國國防部估計,中國在2030年前會有1000枚作戰核彈頭,是今日數量的2倍,這樣的發展也讓美國國防部考量在競爭環境中提升作戰行動的新主義和能力。另外,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教授葛騰飛曾說,戰略威懾是在對抗霸權和霸凌的戰略軍事鬥爭中的「最後、堅決、可依靠的戰略軍事力量」。

<cite>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解放軍。(資料照,美聯社)</cite>
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解放軍。(資料照,美聯社)

葛騰飛在2022年的解放軍期刊《人民論壇》上寫道,強大戰略威懾力量體系是「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的王牌」,且是向外部干涉勢力傳遞清楚明確訊息,不要低估中國人民的強大決心、堅定意志及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強大力量」。此文章是在多篇文章評估俄羅斯戰略能力限制北約(NATO)介入烏克蘭後發布。

美國國防大學中國軍事專家孫飛(Philip Saunders)與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助理教授羅根(David Logan)認為,中國核武擴張可透過反制美國的核武恫嚇提供「核盾」,並潛在地嚇阻全面傳統介入,讓解放軍在台灣危機更具「行為自由」。吳志遠說,美國2023年的《中國軍力報告》得出相似結論。

劍:塑造安全環境

吳志遠表示,中國應有效地在各領域使用力量塑造安全環境是第2種解釋,而此論述的前提是戰略威懾為包含元素的概念的誤譯,即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謝林(Thomas Schelling)說的嚇阻(deterrence)與逼迫(compellence)。中國軍方教育體制用的教科書也說,戰略威懾不只嚇阻對方別做事,還要遊說做應該做的事。

吳志遠指出,這本教科書為解放軍軍事科學院2001年首度出版的《戰略學》(Science of Military Strategy),其說明上述兩種模式都是要對方屈服於威懾者的意志,因此更好的翻譯是「戰略脅迫」,且與解放軍國防大學2020年發行的版本均提到,戰略脅迫有核武、太空、資訊、傳統及「人民戰爭」5種工具。

<cite>2023年3月,解放軍戰機在台灣周邊空域舉行「環台軍演」。(美聯社)</cite>
2023年3月,解放軍戰機在台灣周邊空域舉行「環台軍演」。(美聯社)

吳志遠說,人民戰爭是指大眾意志力和為重大戰役動員民間資源的能力,且從本質上來看,中共可用的每種軍事手段都有潛在的脅迫能力,而展示先進武器、軍演和資訊攻擊都能在戰略脅迫概念下用來對付對手,這些都在2022年8月時任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時派上用場。

2020年版的《戰略學》還指出戰略威懾另個選項,即干擾一方例行軍事活動、在鄰近另一方的海空交通線之處行動,對其海空航道安全形成威脅,這些行為被標記為「限制性軍事行動」,與近期用的軍事力量一致,包括利用海警阻擋菲律賓進入仁愛暗沙,還有在台灣離島金門附近巡邏,並登檢台灣船隻。

吳志遠直言,中國擴大傳統海空軍力,還有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共在區域爭端中有更大風險,促使「戰略脅迫」的「強大體系」的選擇增加。「中國的『戰略脅迫』已在區域競爭中有所展現」,他表示,這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批准國防預算增加7.2%,表明資金會用於擴大中國在海空行動能力的區域優勢。

象徵:授予火箭軍地位

吳志遠寫道,戰略壓力導致多國大眾對中國的看法惡化,部分國家提升其軍力,有時與美國合作,「因此『戰略脅迫』破壞中國大戰略的重點:挑撥華府當局和其盟友的關係」。最後1種解讀是習近平2022年的發言更重視官僚主義,主要是為了傳遞優先關注火箭軍的訊號。

<cite>2023年4月9日,中國中央電視台播放的畫面顯示,火箭軍在彈道飛彈指揮中心的運作狀況。(美聯社)</cite>
2023年4月9日,中國中央電視台播放的畫面顯示,火箭軍在彈道飛彈指揮中心的運作狀況。(美聯社)

吳志遠說,會有這樣的解讀是因黨高層在二十大這類活動中,可表示領導階層對資源分配和在官僚中的重視偏好,而習近平2014年就提過空軍為「戰略軍種」,確認其身分為具有新角色和任務的現代力量。習近平在2015年底開始縮編解放軍,但該軍種沒因此被削減預算。

不過解放軍動員體系官員也用習近平的話來證明其地位,廣西軍區和山東軍區官員分別於2023年3、8月表明動員對戰略威懾的重要性。吳志遠直言,或許習近平心中是火箭軍,卻無法阻止其他方把自身存在的理由與習近平的發言做連結,且習近平不像江澤民有表明意思,評估哪種解讀最接近習近平想法有難度。

吳志遠表示,習近平2016年1月宣布把第二炮兵部隊升為火箭隊時,曾說「火箭軍是戰略威懾核心力量」,並在同年9月訪視火箭軍司令部時,再提相同說法,還補充此軍種是「中國大國地位的戰略支援和維護國安的重要基石」,只是近期發生的火箭軍領導階層貪腐疑慮,凸顯對採購系統中流通的大量開支監管不力。

吳志遠認為,若習近平不只質疑其所任命的將領能力和專業水準,還懷疑飛彈部隊與過去10年所購關鍵設備的可靠度,可能會陷入猶豫。他亦稱,習近平在二十大的「戰略威懾」豪言說明中國的部署戰略能力給人印象深刻的進展,也凸顯與美國針鋒相對、區域抵制及內部管理不善都使建構此能力複雜化。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