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遠平:父親習仲勛從不犯左的錯誤

(中央社台北27日電)中共中央黨校主辦「學習時報」今天以頭版頭報導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胞弟習遠平日前在黨校舉辦「習仲勛與群眾路線」出版座談會的談話全文,稱自己父親一生從不犯「左」的錯誤。

在經濟上走改革開放路線的習近平,大肆整肅異己,逮捕異議份子和維權律師,嚴控意識型態。美國紐約時報撰文分析,在習近平治理下,中國大陸左派抬頭,自由派受到嚴厲打壓。

但習近平胞弟習遠平22日在中共中央黨校「習仲勛與群眾路線」出版座談會上,回憶父親習仲勛從政過往時,談到習仲勛堅持走群眾路線,一生從不犯「左」的錯誤。

中共建政前,習遠平指出,父親在1935年夏秋之際,曾因陝甘蘇區一次殘酷的錯誤肅反,遭陝甘邊區負責的中共黨人和紅軍幹部逮捕,後獲救。

他說,父親在晉綏和陝甘寧邊區深入基層進行深入調查研究時,敏銳發現晉綏土改和陝甘地區一些老解放區土改運動存在「左」的傾向,有些地方的問題十分嚴重,仍不畏遭到批鬥,向中共中央反映上述問題。

習遠平又指出,父親生前曾回憶自己在中共1947年12月召開的「12月會議」上,向中共已故領導人毛澤東如實地反映土改運動中出現「左」的偏差,足足講了3個多小時,獲毛澤東讚揚,毛隔年元月要各解放區密切注意改正「左」的錯誤。

他說,中共建政後,習仲勛不斷深入基層,認真傾聽人民群眾的呼聲,了解百姓的冷暖疾苦,在毛澤東發動「大躍進」運動的狂熱中,仍保持清醒頭腦,對大煉鋼鐵、大辦人民公社、辦大食堂等做法提出異議。

在演說中,習遠平也提到習仲勛對大陸改革開放的貢獻說,父親1978年4月奉命主政廣東,率先向黨中央提出讓廣東省在改革開放中先走一步,進而提出創辦經濟特區的設想,獲已故中共領導人鄧小平支持。「從此,經濟特區,這個響亮的名稱從藍圖變成現實。」104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