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詐騙之島惡名! 面對犯罪猖獗 誰是加害者?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2024年上半年,國內發生近2萬件詐騙案,高達52億元落入詐騙集團的口袋,嚴重衝擊民眾財務安全。今年7月,「打詐四法」三讀通過,期待找出策略、遏止詐騙,而面對詐騙猖獗,民眾也可以善用科技工具,偵側可疑訊息與廣告,來守護自身財產安全。

晚上7點半,台北地檢署長廊依舊燈火通明,檢察官資歷10年的陳玟瑾,此刻仍坐鎮指揮外勤司法警察,搜查詐騙機房,座位上堆積如山的卷宗,快要將她包圍吞噬。台北地檢署檢察官陳玟瑾說:「像這邊看到的都是詐騙案件的卷宗,像這個案件卷宗大概就這麼厚,新收案件大概每個月都會破百件,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所以其實每個檢察官都很需要下班(時間)加班,或是週末加班。」

結案速度始終趕不上,湧進的新案數量,詐欺犯罪爆炸式成長,幾乎癱瘓司法量能,台北地檢署檢察官陳玟瑾說:「每一年偵結的詐欺案件有16萬件,10年增加了4倍。」加害者究竟是誰,檢察官直言,詐騙集團分工細密,善於製造金流斷點,這些都是辦案過程的挑戰。台北地檢署檢察官陳玟瑾說:「我們可以從5個角度來觀察他們的分工,分別是機、水、車、廣告商跟專業人員,不法的錢騙進來之後,就由水房的人各種方式把這個錢洗白,再來是車手,再來是廣告商,是目前新崛起的工作,再來一點就是專業人員會加入,律師、會計師一些專業工作的人其實也有被詐欺集團吸納的傾向。」

過去詐騙刑責過低,偵查工具受限,種種因素造就台灣成為,詐騙犯罪溫床,2024年7月,「打詐四法」三讀通過,新訂的《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加重詐欺刑責,同時訂定窩裡反條款,納管平台廣告業者,透過修法擴大檢警搜查權限,新法上路後,真的能夠遏止詐騙亂象嗎。

Peggy和先生結婚4年,撫養2個孩子,還背負著老家房貸,家庭月收入不到4萬元,生活捉襟見肘,原本想藉著投資翻身,卻誤入詐騙陷阱,詐騙集團自導自演,一方面指責Peggy操作不當,藉故收取高額處理費用,再假意協助提供解方,鼓勵她繼續砸錢投資。詐騙被害人 Peggy說:「太相信了就太想要獲到那筆錢,我就說我有房子,就剛好是爸爸離開留下來給我的房子,他(加害者)就叫我去跟他提供的民間貸款(業者)貸款,他們指定的人會來收,還有什麼單子之類的叫我簽名,想說就最後一次然後就是(把錢)給他,財損這樣算下來應該有 40到50萬(元)左右。」

佯稱要幫Peggy募款,繳清欠費,沒想到對方只是利用她的帳戶收受贓款,再指示她轉入假冒的投資平台,完成洗錢,Peggy甚至因此背上共犯汙名,成為被告,在律師協助下,夫妻倆相互扶持度過官司,但想完全回歸正常生活,依然挑戰重重。

網路詐騙手法五花八門無孔不入,記者實測檢舉假冒名人投資的可疑廣告,等了6天,只等到「未移除廣告」的審查結果,業者的把關真的夠力嗎,2024年前三季,配合刑事局通報完成下架的社群平台違法投資廣告,高達10萬4千多則,依據新訂的《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網路廣告平台業者發現詐欺廣告後,必須主動移除,並提供司法機關相關資料,配合調查,若有民眾誤信廣告受騙,應連帶負擔賠償。律師張睿紘說:「他們(平台業者)盡可能去做一些查核的話,那其實他們廣告收入會因此減少,因為詐騙集團慢慢地會少用這些管道,所以其實他們欠缺一個誘因讓他們去好好地去做執行檢舉審查這一塊,所以其實我認為必須要有司法案例開創先河,先讓平台業者去負責(連帶賠償),我認為這個修法會更有意義。」

當網路淪為詐騙工具,平台業者該如何築起防火牆,讓犯罪者難以隱身,面對詐騙之惡,民眾不能手無寸鐵坐以待斃,善用科技工具也是解方之一,科技公司行銷部資深經理朱芳薇說:「手機上面我們有推行動安全防護,可以在使用者不小心連到詐騙網站的時候,起到一個主動封鎖的動作,詐騙網站他們經常就會把這些網址做一些巧妙調換,用一些魚目混珠的方式讓民眾可能看不出來一些群組,或是社群平台上面看到的網址,你千萬不要隨便輸入你自己的個人資料。」

若是謹慎防詐仍然受害,更需要有效機制亡羊補牢,極力幫助被害人追回損失,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說:「今年(2024年)有做了一些修法,在這個疑似(有)被害人的情況下警察就可以動作了,把它設為警示帳戶,(帳戶)有錢的話可以不經由訴訟的判決,就可以還給被害人。」台北地檢署檢察官陳玟瑾說:「高檢署跟國內的虛擬貨幣交易所有進行資料的介接,馬上查詢的出來開設這個帳號的人是誰,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地去分析金流。」

曾幾何時,詐騙之島成為台灣最不堪的代名詞,種種社會困境,讓犯罪集團趁虛而入大舉入侵,人工智慧時代來臨同時,真假難辨的信任危機,更加步步逼近,此刻的我們,是否還有翻轉的可能。

原始連結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翻轉詐騙之島】誰是加害者?|華視新聞雜誌
峇里島破網路犯罪 台與印尼合作遣送11通緝犯
詐騙猖獗!賣房反被拿去借高利貸 屋主負債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