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也能很快樂 82歲嬤揪厝邊上學去

82歲陳勤阿嬤(右)認為運動、上課是恢復健康的神奇藥方,每天去彭草山(左)家揪他一起上學。(周麗蘭攝)
82歲陳勤阿嬤(右)認為運動、上課是恢復健康的神奇藥方,每天去彭草山(左)家揪他一起上學。(周麗蘭攝)

這年頭人際關係疏離,厝邊頭尾住哪些人都未必知悉,遑論關心;華山基金會台南B區站長林芝瑤認為,政府可透過建立緊急救援系統、加強鄰里互動,有助緩和孤獨死,找志同道合好友同住,也是一種互相照顧方式。

「孤獨死」是高齡化社會面臨的生命課題,嘉義市近年來透過送餐服務、科技監測系統來加強關懷獨居長者,減少他們發生狀況無人知的風險,市政府去年為31戶獨老安裝WiFi感測智慧系統,掌握到2位長者有異樣及時通知家人。

這套系統不用穿載任何器具,也不用攝影機,因而安裝在浴廁或房間,也不涉及長者的隱私,而且有即時回報功能,可以緊急通知家屬、社工。系統運用2、3個感測器來監測獨居長者的生活起居動態,家屬下載APP,就可在遠端查閱紀錄。

雲林縣長青食堂則不只中午供餐,「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原本走不進的社區,隨著供餐陸續成立;午餐前,長輩「上學」學習新知、做運動,活得更快樂了!

70歲獨身未婚的彭草山2年前中風,半邊身體癱瘓也很難說話,一開始由家人推輪椅到斗六市施瓜寮社區活動中心上課,他不太情願、老是低著頭、身體也坐不直,但老師指名他坐第一排,學做伸展操、勞作DIY,只要他肯出席就好!

2年來,82歲陳勤阿嬤固定去彭草山的家催他上學;原來,陳勤阿嬤3年前大病康復,深刻認知運動、上課是恢復健康的神奇藥方,所以,每天上學前一定先去彭草山的家揪他。如果「學姐」沒來,彭草山還會像小朋友一樣耍賴,怎麼催也不上學!

照顧獨老有13年經驗的林芝瑤表示,社會福利資源充足,面對孤獨死者身後事處理,較不讓人擔心,危機反而是現在社會鄰里之間不常互動,城市大樓的鄰居更少互通情誼,這些孤獨待援的對象,不容易被發現。

而且,獨居長輩定義標準不一,各地區公所的獨居長輩資料與社會局列冊的獨居長輩有所出入,針對「獨居」定義,她認為,中央地方需有一條鞭認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