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要住哪裡?多元選擇及早規畫

高齡社會下,如何讓老後擁有安心妥善的居住環境,是許多人關注的議題。有人提早規畫,為自己打造安居又互助的生活環境,也有人選擇搬進共居公寓,和不同世代的人共居,不論是哪種選擇,都希望我們老了也能住得起、住得愉快。

長者 邱秀貞:「出國回來的時候,拿著行李有沒有,就一路推推推,就完全無障礙地就到你家了。」

為了脫離行動不便的老宅,她踏出改變的第一步。

長者 邱秀貞:「一定要為我的母親找一個無障礙的空間,也想到說自己以後也是會老。」

從老舊公寓換到有電梯的大廈,而且選擇步行就可到達的生活圈。

長者 邱秀貞:「如果有一天我自己年長的時候,尤其我自己又單身沒有子女的話,我覺得這些我都是要靠我自己,把它事先去做一個打點。」

也為住家打造無障礙空間。

長者 邱秀貞:「我那時候確診的時候,我會暈眩,我一起來之後,我就可以扶了,這樣扶了之後,我又扶這邊,房子真的是適度的(大小就好)。」

邱秀貞45歲就提前退休,做志工,培養新的興趣,為自己營造高齡友善的生活圈。

共居公寓住戶 劉媽媽:「高麗菜我們都摘進去煮了,所以(還有)小黃瓜。」

同樣是獨居,劉媽媽長年租屋,剛搬進的出租公寓,很不一樣。

共居公寓住戶 劉媽媽:「(迷你農場很好玩。) 對啊,每個人(種)很多耶,很多人都在種,不只我,這是我家,慢慢(住戶)住進來,覺得滿幸福的,好像一家人這樣,我們有共餐,還有大家共菜,空閒的時候我們大家會聚一聚。」

這棟共居公寓,希望打造讓高齡者租得起的空間。

共居公寓創辦人 張詠卿:「我們想要做高齡友善,然後平價可負擔(出租公寓)。」

所以,沒有飯店式管理,但有不同年齡層共同入住。

共居公寓創辦人 張詠卿:「我希望這裡是一個剛退休、稍微比較年輕的老人,照顧稍微老一點的老人,就是老人照顧老老人這種感覺,很多長輩是還有工作能力的,但是其實還是很多人他想要為這個社區或社會付出。」

像劉媽媽是專業保母,正在照顧的就是鄰居的小孩。

共居公寓創辦人 張詠卿:「我們一樓主要就是公共空間,跟一些出租的辦公室,像這裡就是我們的大客廳。」

共享空間,就是社區交流互動的場所,這種共居模式,不只是老了也能住得起,還能和其他住戶相互照顧,實踐高齡友善的居住環境。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無奈的保護措施 納米比亞將為600頭犀牛斷角求生
六腳漏水屋修繕 一家三口住得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