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長期貧血 當心前白血病悄上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年輕婦女攙扶著年約60歲的家人來看診,她說:「蔡醫師,我媽媽這幾年有貧血問題,覺得有點累、容易暈、容易喘,其他也沒有特別症狀,經過大醫院檢查,血液腫瘤科醫師說是骨髓分化不良造成的貧血。」
骨髓分化不良症候群是個難纏的疾病,我詢問患者做過什麼治療?年輕婦女表示:「一開始打過紅血球生成素,也試過類固醇、免疫調節劑、去甲基化藥物、還有化療,沒有特別的進步,現在就是定期輸血,還有吃排鐵劑……也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
長期不明原因貧血 恐骨隨分化不良症候群
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骨隨分化不良症候群(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是一種骨髓造血病變,有兩個主要的臨床問題,包括因血球偏低造成各種不同程度的血液功能不足,以及轉化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機會。根據統計,台灣每年約有500例新診斷骨髓分化不良症候群的患者,一般好發於70歲以上老人,但近年來50-60歲的年齡層也有增加趨勢。這個疾病以前並無有效藥物治療,而且因為容易轉變為俗稱血癌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所以又被稱為「前白血病」,致死率高,平均存活期約為2年。
大部分患者一開始並沒有特別明顯的不舒服,最常見的就是疲倦、頭暈。根據統計,其中九成剛開始會表現不同程度的貧血,約一半的患者則表現白血球低下,所以並沒有特別引人注意的症狀。直到因為長期不明原因的貧血,經過骨髓檢查並觀察血球型態,加上鐵質染色以查出是否有環狀含鐵顆粒之有核紅血球之存在,並配合染色體之分析,才能真正診斷出來,有時已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
中醫調理半年 患者不用定期輸血
中醫方面,本病屬於中醫「虛勞」、「血虛」、「內傷發熱」、「血枯」的範疇,近年來亦有提出新名為「髓瘀虛損」。在古代對於相關的血液疾病,就已經有不少論述及理論,從最早在《內經》提到的「腎藏精,主骨生髓」理論就為本病的治療奠定了理論基礎。而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為毒邪,骨髓蘊毒,導致肝鬱、脾虛、腎虛為本,氣血陰陽虧虛為先,形成造血紊亂的症狀。
治療方面,明朝.汪綺石的《理虛元鑑》是虛勞專書,其中提出「理虛有三本,肺、脾、腎是也」對於後世影響深遠。對於本病的治療,中醫主要是以毒、瘀、虛三個方面來調理,所以解毒、活血、扶正三大治則貫穿整個療程,加上每個人不同的體質偏失,針對性的調理例如:益氣養血、調補脾腎、填精益髓、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軟堅散結、養陰清熱、疏肝理氣等,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
經過半年的中醫調理,有一次回診時她說:「蔡醫師,媽媽的檢查數字改善很多,血液科醫師也說現在不用輸血了,原來中醫的調理這麼神奇!」
(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