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必看!新嫁娘的第一個年夜飯

老公必看!新嫁娘的第一個年夜飯

「婚姻本身是場冒險,求婚時雙方承諾兩個人共同面對這場冒險。

 然而,何以這個共同面對,是我的太太住到我家去適應我的家人、吃我家的年夜飯,而非我住到她們家去適應她的家人、吃她們家的年夜飯?

何以這個共同面對,是結婚當天我的太太進我的家門時要跨過那個老人家口中稱為去穢氣的火爐、踩破那個象徵煞氣的瓦片?而我去她家迎娶時,卻可以堂堂正正、抬頭挺胸走進她們家的家門?

何以這個共同面對,是大年初一我的太太不能堂而皇之回她自己的家、因之被稱為觸娘家霉頭,而我不論一年當中哪一天,何時愛回我的家都不用忌諱、還被視為理所當然?」

這是我自己在完成學位論文的研究後,寫下的一段反思文字。當時的我,透過訪談,看見父權社會裡,女性在婚禮故事中的處境,也提醒我自己不可或忘:我家夫人,也是她們其中之一。

【新嫁娘的焦慮】
我們結完婚後的第一年,由於結婚時間離農曆年已經很近,婚禮結束後連著婚假與寒假(當時我們倆都在教育界服務),我跟我家夫人得以悠哉預備迎接我們結婚後的第一次年夜飯、第一個農曆年,以及第一次回娘家。

我感受到我家夫人對於回北部的娘家是期待的。她一直存在很多好奇:這個她從小到大所待的家、婚前我也會陪她一起回去的家,搖身一變成為「娘家」後,她自己的感受上會有什麼不同?她的家人對待我們的方式會否有差異?她很早就開始想像畫面與心情。

然而,對於同是第一次經驗的「年夜飯」、「農曆年」,她卻未曾主動提及她的想像與好奇,像她對回娘家的想像一般。

反倒隨著年假的腳步越來越近,我感受到她的焦慮越來越明顯,直到離農曆年前半個月的某個夜晚,她突然開口問我:

「我們農曆年需要在『你』家裡待幾天?」

當時,我先注意到她竟然是用「你家」這兩個字,不自覺皺起眉頭、連帶著誇張手勢,並拉高分貝重複一次:「我家?」

接著,我也嗅到了她的問題裡,隱約透露出她對於「究竟要待幾天」有不小的擔憂。於是我也明白問她:「妳不想待太多天?」

那一年的討論後來是怎麼結束的,事實上我的印象已經有點模糊,然而我卻一直記得對話之初、自己這兩個直覺而激烈的反應。也從那個年假開始到現在,每年在較長的寒暑假或年假之初,我都會習慣不等她開口就主動先問:今年,妳想待幾天?

【農曆年,為什麼夫妻雙方心情大不同?】
直到研究的訪談完成、聽了一個又一個新嫁娘的故事,分析的結果逐漸清晰之際,我恍然大悟自己當時何以反應如此之大!因為我把「夫妻倆應一起在丈夫家張羅、準備過年」視為理所當然,既是如此,若還分「你家」與「我家」豈不疏離與見外?那種感覺,彷彿「我們不是一家人」。

然而,不管是從婚姻諮商實務工作中的觀察,或是許多研究的結果都指出:對女性而言,姻親關係(如夫妻、婆媳、妯娌)都是婚姻生活中龐大的壓力源與極需調整適應的一環;男性則因為婚前、婚後的生活環境變動極小、也不用離開生養他的原生家庭,在姻親角色上感受較少壓力,所以真的很難深刻理解:「離開自己原生家庭,到另一個人的家裡過年」的感覺,有多辛苦。

而作為一個自許對性別與文化要有相當洞察力的諮商工作者,對於「女性處在父權社會下的『夫家』」感受到的壓力與焦慮,當發生在我自己家庭裡,竟就頓失覺知能力,霎時間我被羞愧與自責的情緒淹沒。

接著,我用最快速度奔到我家夫人面前,向她告解。

【延伸閱讀】

過年必學!惱人親戚老愛問的問題,三招完美回擊

柯P教會了教育部長這件事
   
看不見的老師,帶孩子看見生命的光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親子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親子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食味生活特輯:澎派年菜上菜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