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專欄】想離開台灣的,走吧!要留下來的人,好好努力!

從所謂某些人眼裡的賴總統當選後,因為新國會產生及行政權力的隨之更迭,在國會朝小野大的政治格局下,國家這幾個月不甚平靜,各方勢力均力圖隨著今年,因為新民意的產生所產生的新政治實力的授權,希望有全新表現,好讓自己的支持度持續的穩定上升。雖然大家也因為上述的發展,對於這樣局面下的兩岸關係不會很平靜有預期,但賴皇登基文告所進行的兩岸關係新詮釋,隨之而起的中國近距離地靠近台灣大規模軍演,80%以上的家庭,又重新開始討論起,是否應該為了下一代進行移民準備?若不移民,台灣到底存在不存在自我防衛的實力?未來台灣的發展又會是?有些朋友問起我的看法,我是這樣回答的:

我們回頭先看一些國防部長期公布的數字,依照國防部在精進案後的國軍兵力編裝顯示,國防部認為防衛台灣合理的兵力是需要215,000人左右,才能有效地阻止大陸武力接管台灣,那參考近年的編現比,從109年的89%、110年的88%,111年的82%,再到112年的80%。也就是在今年實施義務役制度以前,目前志願役官兵長期約有16萬人。再參酌近日國防部送交的兵力報告顯示,受到少子化的影響,自111年起,內政部列管的可徵役男呈現逐年遞減,今年113年首度跌破10萬人尚有97,828人,但到了民國120年將剩下74,036人,然後義務役的服役年限目前是1年。上面的數字整體顯示,即便大陸軍力不大幅針對台灣增加,那台灣是否能在民國120年時,在編裝數不改,義務役役期不延長,找到12萬人願意長期當兵?將成為台灣軍力能否維持的關鍵因素之一,那有可能嗎?若無可能,短缺的人力與相對應的火力,要從哪裡找,才能嚇阻大陸決定登陸台灣,若找不到,那我們又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戰略思考,去改變兩岸關係的惡化發展?政府又做了哪些努力?

過往剛卸任的蔡政府,當然也看到了這樣趨勢,因此選擇了回復役男義務役役期、強化除役前的後備軍人的軍事訓練,作為人力補充的選項,對於火力部分則是用潛艦國造、發展無人均適用載具設備以及增加對國外軍事採購三者作為物力發展重心,期待透過這樣的方式,讓老共對於武裝登陸台灣進行實際接管這件事情,進行內部否定。那無法武裝登陸台灣之後,選擇癱瘓台灣呢?台灣有能力應對嗎?台灣能堅持多久不投降呢?不投降的代價又該花多少呢?這是個每個人都有不同答案的問題。

有人選擇誓死保衛台灣民主自由,有人選擇役男死光就該投降,有人選擇重要基礎設施被摧毀,就該宣告我們的不堅持,也有人選擇一開打就該算了,更有的是,幹嘛打,我們該節省軍事投資的,主動去跟大陸談融合進行實質統一。每個人對於這題答案的巨大差距,幾十年的演變下來,也就形成了目前政治上及內政上的僵局。所有的人,因為這題的沒有共識,產生了國家資源分配上數目及次序上的重大差異,進而造成各級政治人物,因此找到各自的支持群眾後,各自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開始有漁利自己的空間。

所幸的是台灣人民集體的在某些議題下,那是有共識的,例如對於貪官污吏的厭惡、對於政府施政程序正義及公開透明的要求、要求政府權力會對於人民權利侵害的部分需要進行節制等等,這也就是上週數萬人湧上青島東路,但也同步支持國會改革的原因,那就是要求113位立委政治菁英們,請你們公開透明的對於所有對於人民權利可能影響的東西,不論是否是進行揭弊所需,都要好好地依照適當的程序進行討論。同步的,所有的政府權力,對人民的基本權侵害影響部分要節制,例如關於人民藐視國會罪的討論,可否帶律師配合答辯等,也不能為了節制行政權獨大進而換成立法權莫名無理由的擴張。人民,要知道,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台灣?還是為了其他私人或他國的目的?

那政治人物有腦與無腦的回應與不回應,人民都看在眼裡,有能力的看到苗頭不對,就直接跑了選擇移民直接投奔大陸或者美洲大陸,沒有能力的,就也靜待下一次選舉,在若還有投票權利的情況下,再度進行他們的政治選擇。

所以回到一開始的問題,菁英們該留台灣嗎?

我的回答是,若你真的擔心,台灣終究無法保護自己,也不樂見兩岸統一,那我建議你,趕快去新天地去做移民的第一代。畢竟你如此的擔憂,擔憂到來問我,我這個目前的能力只會在這裡寫寫專欄打打嘴砲的人,既然如此的睡不著跟掛心,那就換個讓你自己能安心發展的地方吧!但記得若因此要進行資產處分,有便宜價的時,記得要優先通知我喔!但若覺得這塊土地發生戰爭的機率非常非常低,大家可以努力的讓這地方更好,那也請可以拋開這些負面的思維,節省思考這方面事務的力氣,好好地把汗水澆灌到這塊土地上,好好地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並且與自己在乎的人好好的相處,在行有餘力,也請幫助讓這社會能祥和穩定的發展。畢竟你是菁英,一定有能力做到上面這些事情的。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