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養生法 中藥配酒補益驅病

不管是補益身體,還是祛病強身,皆可使用藥酒。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醫師表示,傳統中醫很早就用中藥配酒治療疾病,只要把藥材浸漬酒中製成藥酒,促使藥材有效成分溶在酒裡面,製成之後藥酒就可透過酒精力量運行全身,如此足以補養身體。 陳醫師指出,藥酒起源相當早,目前所知最早藥酒釀製方,主要是一九七三年馬王堆漢墓所出土的《養生方》、《雜療方》,裡面記載整個藥酒製作過程、服用方法、功能、主治等內容。 其實古早以前有很多有名的藥酒,像是紅蘭花酒即能夠通經活血,酒煎後強化藥效,還可除掉紅蘭花(又稱紅花,見圖)怪味道;古代記載栝樓薤白白酒湯,能夠通陽散結、行氣祛痰,適用於治療胸部憋悶、疼痛等症狀。 陳潮宗醫師指出,藥酒又稱配製酒,中醫稱為酒劑,具有醫療、保健、強身等益處,還可分為內服藥酒、外用藥酒,只要藥酒調配得宜,不管是男女老少皆可飲用。 例如容易四肢冰冷的婦女朋友,平常就可飲用補血益氣類藥酒,每天小酌一杯,不但能夠改善人體血液循環,晚上睡覺時也不會四肢冰冷。 有些男性適合飲用補腎壯陽類藥酒,平常小酌一杯使精、氣、神更加充足,性生活也能順利圓滿。 值得注意的是飲用藥酒須適量,古籍《本草綱目》就有記載,少飲藥酒有助和血行氣、壯神禦寒、消愁遣興;痛飲藥酒將傷神耗血、損胃失精、生痰動火;沉溺藥酒、飲用無度輕則致疾敗行,重則死於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