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手術到一半突休克!醫使用「2套葉克膜系統」成功挽救性命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在某一個準備看門診的中午,突然接到緊急從開刀房打來的電話,「李醫師嗎? 我們有一個病患現在正在急救CPR,需要緊急放葉克膜,可以請你來幫忙嗎?」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血管外科李孟霖醫師,於是放下手邊的事情,緊急趕到手術室,原來是一位73歲的李先生,預計要做胸腔膿瘍引流手術,卻突然發生休克的狀態,使用了相當高濃度的強心藥物,百分之百氧氣的呼吸器支持下,病患仍是處於低血壓低血氧的狀態,於是趕緊從病患的鼠蹊部股動脈和股靜脈置放靜脈動脈的葉克膜 (VA-ECMO),維持病患生命跡象,手術暫停,轉入加護病房繼續後續照顧。

所幸在經過再14天的葉克膜支持後,病患肺臟功能逐漸恢復。(圖/Shutterstock)
所幸在經過再14天的葉克膜支持後,病患肺臟功能逐漸恢復。(圖/Shutterstock)

李孟霖醫師說,在加護病房照顧3天後,雖然維持住生命徵象,但是病患的血氧濃度在呼吸器百分百氧氣支持下仍然小於90%,於是我們大膽的嘗試了另外以併聯方式連接上第二台靜脈靜脈葉克膜(VV-ECMO),目的是改善病患的血氧濃度,形成所謂的罕見靜脈動脈靜脈葉克膜形式(VAV-ECMO)。在過了24小時之後,由於血氧濃度改善,且血型動力學狀況改善,不需要高濃度的升壓藥,於是我們將原本的靜脈動脈葉克膜移除(VA-ECMO),再轉變成較為單純的靜脈靜脈葉克膜(VV-ECMO),支持病人的肺臟功能,目的是希望能度過嚴重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現象(ARDS)。

李孟霖醫師表示,所幸在經過再14天的葉克膜支持後,病患肺臟功能逐漸恢復,於是順利脫離葉克膜。因為需要長期呼吸器的輔助,再1周後進行氣切手術,再過3周轉出加護病房,逐漸減少呼吸器的輔助,之後轉入復健病房進行各式復健及出院準備,過了2個月最終脫離氣切管路,1周後順利出院,總住院時間共約3個月,目前於門診持續追蹤治療。

嚴重敗血性休克若是併發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患者,當內科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時,往往死亡風險相當高,就算使用葉克膜續命,往往效果也是有限。李孟霖醫師表示,因為病患在裝葉克膜時往往已經血壓很低,都是採用靜脈動脈葉克膜的形式(VA-ECMO)續命,不能單用支持肺臟的靜脈靜脈葉克膜(VV-ECMO),治療相當棘手。這個案例使用兩套不同的葉克膜系統,成功完成了幾近不可能的任務,對未來治療這類相當困難的患者,提供了可能更為有效的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