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莊名家蔡璧名:依天時作息善待自己 身體給的回饋很具體

台大中文系副教授蔡璧名42歲與癌症相逢,在太極拳相助下,確診後5個月腫瘤奇蹟般消失,身體各項指數全部回復正常,她深刻體會老祖宗的智慧,病癒後實踐節氣養生。

14年前罹患子宮頸癌第3期,腫瘤9公分大並已擴散到胃腸淋巴,台大中文系副教授蔡璧名幾乎半身已進鬼門關,成長於中醫及武術世家的她,撐著病體練太極拳、練鬆開自身的功夫,硬是把命從閻羅王手上搶回來,自此她運用中醫藥及武術照顧心身,依循節氣起居、練功、飲食,現在她氣色佳、中氣足,絲毫看不出曾經歷生死之劫。

蔡璧名曾祖父及祖父都是中醫,父親蔡肇祺為太極拳一代宗師,很多人陌生的中醫及武術,從小她習以為常,她卻在大病後才真正了解它們的珍貴,而今,中醫已成她的日常。

蔡璧名從小跟隨父親習拳但並不上心,「這跟我從小的人生觀有關。」小時候有同學問她想活到幾歲,她答28歲,為什麼?「因為我想在生命最美的時候離開人世。」那時她認為人生應該像一場最繽紛的櫻花雨、一季最絢爛的紅葉,在最燦爛的時節就跟世界說再見。

追求絕美的人,不會積極練功、重視健康。生病前的她,關注的是與身邊任何人事物應對,不分輕重大小,都要極致地美善,哪怕只是出一張考卷,她都竭盡心力求效果驚豔。比如醫家課考望診,考卷早已出好,但她和學生(助理)徹夜討論用誰的臉來考最有意思,學生說出口的是一眾國內外巨星,最後蔡璧名拍板,用蒙娜麗莎的臉,果然達到她期望的,答題者看到題目就莞爾笑出的效果。

「出一張考卷都要這樣,你可以想像我怎麼做事!」回頭看過去,自己的某些偏執,「其實是一種病,」她搖頭,加上自恃有中醫底子,「把自己搞廢,再來救就好了。」熬夜沒關係,反正有藥布可貼,一起熬夜的學生一人一塊,大家熬夜後還是氣血疏通。

「有恃無恐反而糟。」她熬夜成常態,如同日積月累空燒水壺,身體怎麼可能不出毛病?「我之前的人生可說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蔡璧名說,她一直注意學術、教學、情感等外在事物,忽略了自己的心神及臟腑,真的很對不起自己的身體,「覺悟之後,你會知道該用心在什麼地方。」

大病讓她領會她丟失了什麼,第一當然是健康,第二是原來她手握寶藏卻不知善用。比如她自小學習卻擱置的太極拳,當她在癌症病房衰弱不堪,相熟的推拿師父到病房探望她,一句「你如果不起來打太極拳,可能會死在這裡」的諍言,讓她勉力起身打拳、練功,沒想到立即奏效,她整夜頻尿的次數從原本的十餘次減少一半,隨著每日鍛鍊,夜裡如廁次數一降再降,降到她與看護終能一夜好眠。

(圖片來源 / 廖祐瑲攝)

人體和天體運行密切關聯 依循天時、節氣過日子最健康

病前的蔡璧名,學問和生活也是分離的;她投入無數時間從事中醫典籍研究,自己的生活卻忽略中醫最精髓的重點。

「中醫典籍中重要的《黃帝內經》還是我博士論文的主題呢,」蔡璧名說,罹癌前她只把《黃帝內經》當成一本治病之書,讀到怎麼扎針、什麼症狀怎麼治療,她認真做筆記,對於談順應陰陽四時或治心之道的內容則快快翻過。「生病後回頭讀《黃帝內經》,我發現我錯了,它其實是一本教治未病的書。」治未病就是預防勝於治療,中心思想是依循天時、節氣過日子。

「節氣最重要的道理,就是人體跟天體運行的關係,」蔡璧名指出《黃帝內經》說人「生氣通天」,意思是人存於天氣跟地氣交匯當中,五臟六腑九竅都跟天體運行關聯密切,順應天時作息、依循節氣養生,對人體當然最好。比如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以及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各有相對應的飲食作息。同樣的道理,配合太陽週期運動,效果也最好,蔡璧名小時候常聽父親說「夏練三伏,冬練九九」,即是依節氣練功的概念。

從鬼門關回來,蔡璧名完全臣服,重拾家學中醫、太極拳、穴道導引,「如果把生病當成人生分水嶺,我生病前跟生病後,擺在最優先位置及守護的東西完全不一樣了。」

超前部署治未病 善待自己身體是基本道義

罹癌前,打太極拳、練功不是蔡璧名心中的重要事,現在不然,「我把它擺在優先序位,尤其重視夏練三伏,每年年底買了新的行事曆,都先把三伏寫上。」三伏意指夏天最熱的30天或40天,她會選中午11點到下午1點陽氣最盛的午時練拳,效果最好。

「中醫很了不起,幾千年之前就是正向醫學,幫助人們遠離疾病。」理解這一點後,蔡璧名調整教學方向,生病前她在台大開的中醫相關課程主要教《傷寒論》、《黃帝內經》及認識本草等中醫經典,生病後她轉為教授學生學習穴道導引、學習如何用心用情的《莊子》。教學之餘,她也整理上課的精華出書,包括莊子系列著作,以及《穴道導引》和《鬆開的技、道、心:穴道導引應用錦囊》二書,都是在教大家如何放鬆自己照顧心身。「我沒死,還活著,應該把曾經幫助自己的東西跟更多人分享。」幫大家超前部署治未病。

只是,人們還是病後補救居多,她看到不少人年紀輕輕體內長了腫瘤,緊張擔心,一旦檢查結果腫瘤為良性,鬆一口氣之後,又回復原來糟糕的熬夜生活型態;還有學生談戀愛1年,從原本可以做100個引體向上到肝臟出了狀況,學生還頻頻自責未扮演好男友角色無法讓女友開心。蔡璧名嘆息,對女朋友這麼有道義,能不能也對自己的身體有點道義?

「善待自己身體,是人對身體基本道義。」現在她珍重自己也珍惜身邊人。病癒後有一次與友人應邀參加展覽,友人希望蔡璧名找學生清晨去布置場地,她拒絕,原因是不要學生為一個3天的展覽熬夜傷肝腎,「朋友責備我說我變了,以前追求完美,現在卻很隨便,」友人認為她言過其實,熬一天夜哪會嚴重到傷身,「我以前就是這樣想才會得癌症。」

她認為身體才是自己最好的情人,多數人卻長期漠視,但很多事沒有親身經歷難有改變,她自己就是。「超前部署治未病,還是重病後再來補救,選擇在個人,」她說:「那些不知道死活的人,如果現在覺得沒時間鍛鍊,將來可能要拿躺在床上的時間來換。」

選擇食材就是開方子的過程 做菜等於是一種治療

病癒後蔡璧名勤練拳也勤下廚,由於她承接國科會一項研究中國傳統本草學的計劃,梳理從漢代到民國百餘本有關本草的書籍,「看過每一本書裡講的每一味藥後,我看所有的食材都是藥材,我打開冰箱的刹那,就是一個開方子的過程,今天我的身體需要什麼?」

蔡璧名家的冰箱隨時有煮好的白飯、糙米飯等多種主食,「這一餐我吃白飯還是糙米飯、吃多少,第一考慮我的運動量,第二考量身體狀況,感覺臟腑虛就吃白飯,因為白飯是精米,可以滋養五臟;感覺四肢無力就吃糙米飯或五穀雜糧,因為它才可以輸送到四肢。」

(圖片來源/Unsplash)

「做菜等於是一種治療,選用食材也要考量身體狀況。」除了食材即藥材的中醫觀點,她也會參考西方的養生知識,像十字花科可抗癌,她家餐桌上常見高麗菜、芥蘭菜;西洋芹有降血壓、血脂功用,她會看自己當下體況是暖是寒,決定生吃還是略為蒸過再入口。

她鼓勵身邊人自炊,她在台大的莊子課,還以做一道菜為作業主題之一,讓學生領會莊子「為其妻爨(炊煮的意思)」,哪怕只是煎蛋,煎得好並心有所得也能拿高分。「做菜這件事只要開始就不會覺得難,」她認為,培養做菜技能,其實也是培養對自我生命的熱愛,以及對所愛之人的愛。

曾有朋友問蔡璧名為什麼三餐都要自己做?「因為我喜歡記得生活的感覺,還有我為什麼能活著的感覺。」大病讓她終於懂得真愛自己,「好好對待身體,它的回饋很具體。」

延伸閱讀:

養肝排毒該怎麼做?4種養肝食物、中醫養肝方法大公開

香蕉皮、紅藜殼「升級再造」 助環境永續還讓人更健康

他是間歇運動祖先|每日快走運動很科學 保養身體不只一套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