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別再找我!歐洲多國實施「斷線權」,下班關機真的沒關係?

下班想好好休息,卻一直收到工作訊息?這讓下了班的你,無法真正離開工作。繼歐洲多國實施下班後主管不能聯繫員工的「斷線權」後,比利時也將跟進,但這真的能保護勞工嗎?

全球壟罩在新冠疫情邁入第三年,儘管遠距工作逐漸成為新常態,卻也使得工作和生活的界線變得愈來愈模糊。

隨著通訊軟體的發達,打卡下班後,看見主管傳來的訊息、工作郵件等,讓勞工心思依舊難以離開工作,甚至無法好好休息。

這使得主管不得在下班後聯繫員工的「斷線權」(right to disconnect)受到廣泛的討論。繼2017年法國率先實施後,隨後義大利跟進。去年初,愛爾蘭、葡萄牙也都制定新法,比利時也宣布將在今年2月開始實施。

下班想好好休息,卻一直收到工作訊息?取自Unsplash by William Hook
下班想好好休息,卻一直收到工作訊息?取自Unsplash by William Hook

比利時推動斷線權,但有「特殊情況」還是可以打給員工?!

從2月1日開始,比利時公務員將不需在非工作時間,接聽來自上司的工作電話,或閱讀與工作相關的訊息與郵件等。外界也預期,這項「斷線權」未來也將會推廣到私人企業中。

根據《The Brussels Times》報導引述,公務員事務部部長德薩特(Petra De Sutter)指出,開始實施斷線權,不只為了解決公務員過度工作壓力和倦怠,也讓勞工在工作與生活間取得平衡,能夠擁有高品質的休息和更好的幸福感。

此外,比利時政府也正在考慮縮短每週工作日。不難看出當局正視工作與生活相互平衡的決心。

但是,即便制定斷線權的立意良善,依舊可以預見執行起來會困難重重。比利時斷線權的備忘錄就指出,在「特殊、不可預見的情況」下,需要立即採取行動、不能等到下個工作日處理的公事,主管才能聯絡下屬。

至於哪些情況符合屬於需要立即處理的特殊狀況,備忘錄沒有詳細說明。同時,這也是許多國家在執行斷線權的挑戰之一。

而財經媒體《CNBC》報導引述人才招募機構Futureheads的創辦人皮利葛(Be Kaler Pilgrim) 指出,限制非工作時間傳工作訊息,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畢竟,「關掉沒關係」(it’s okay to switch off)的職場文化,是讓員工最難理解和掌握的,員工可能會擔心如果沒有回覆工作訊息,會不會得罪對方。這反而形成惡性循環,讓員工更難好好休息。

比利時政府也正在考慮縮短每週工作日,不難看出當局正視工作與生活相互平衡的決心。圖取自pexels
比利時政府也正在考慮縮短每週工作日,不難看出當局正視工作與生活相互平衡的決心。圖取自pexels

法國、葡萄牙相繼通過新法,台灣勞工也有「斷線權」嗎?

最早開始推動斷線權的,其實是美國汽車大廠福斯(Volkswagen)。在2012年,福斯就禁止員工非工作時間使用電子郵件。

接著,到了2017年,法國也頒布斷線權的相關法規。其中,明文規定擁有超過50位員工的企業,都需要和員工重新討論工作郵件使用規範。也就是說,員工在非工作時間,是有權拒絕和公事相關的訊息。

隨著遠距工作的盛行,也帶動歐洲各國正視斷線權的議題。實際上,在去年愛爾蘭、葡萄牙等國通過新法,禁止下班後打擾員工。若違反規定,葡萄牙甚至會祭出9000歐元(約台幣28萬元)的高額罰單。

但是工作性質的不同,也一體適用相同法規嗎?

這樣的矛盾,就出現在2018年法國一家蟲害防治公司要員工「隨時保持聯絡管道的暢通」,來因應緊急的工作狀況。最終,因違反斷線權,法院判公司賠償勞工6萬歐元。這也是法國實施斷線權近四年以來,唯一的指標個案。

回到台灣,也有斷線權入法的可能性嗎?雖一直有討論的聲浪,但勞動部條平司長黃維琛就曾直言,「在實務上不可行」。他認為,在遠距工作時,勞資可事先約定工時、自行記載加班時數等,來解決非工作時間依舊在工作的問題。

雖然制定斷線權有保護勞工下班後不受打擾的美意,但實務上執行起來依舊有勞資雙方定義「緊急情況」的模糊空間,以及不同工作性質所衍伸的問題。未來各國又會如何調整,也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勞工職業倦怠中!企業祭出優渥條件留才,將成為2022職場新常態?
每週工作4.5天!阿聯政府縮短工時、提升競爭力,還有助降低碳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