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子做事為什麼總是對的/夏俊山

——讀安徒生的一則童話

夏俊山

孫女才讀二年級,已經看了不少書,當然,她的問題也很多。例如最近,她讀了安徒生的童話《老頭子做事總是對的》,她就問我:我覺得老頭子做事顯然是一錯再錯,他的老伴兒為什麼堅持認為老頭子做事總是對的呢?

我一下子被問住了。

已經幾十年不看童話了,我覺得那是大人哄孩子編造的故事,成年人再讀,意義不大。孫女問我,我只好把《老頭子做事總是對的》,又看了一遍。童話講的是:

老頭子到集上去賣馬,先後把馬換成母牛、換成肥羊、換成大鵝、換成母雞,最後又把母雞換成了一袋爛蘋果。在酒店喝酒時,老頭子碰上了兩個有錢的英國人,英國人聽了他的遭遇後,認為老頭子回家會被收拾,用112個金鎊跟老頭子打賭。老頭子回家後。老伴兒(老婆婆)聽說了買賣的情況,給了老頭子兩個響亮的吻。兩個英國人輸了掉了112個金磅。

讀完童話,孫女可能覺得老頭子真傻,老婆婆真蠢,拉走一匹馬,換回一袋爛蘋果,這無疑是導彈炸蒼蠅——虧大了。可是,老婆婆為什麼會認為“老頭子做事總是對的”呢?

我問老伴兒看待這個問題,老伴兒的回答是:家是講感情的地方,如果一個人眼睛裏只有金錢,只考慮合算,兩口子肯定會經常吵架,弄得不好還會分居、離婚。老婆婆認為老頭子做事總是對的,說明老婆婆心胸寬,能包容,也說明夫妻恩愛,夫唱婦隨。這恰恰是家庭和諧的基石。從金錢的角度看,一匹馬換一袋爛蘋果是虧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兩位老人獲得了快樂。快樂是無法用金錢計價的,不讓感情受傷更是萬金難買。兩口子得到了金磅,這就叫精明常誤人,傻人有好報。

老伴兒的解說,讓我回味了很久:她是不是借題發揮給我上課, 讓我不要從金錢的角度看問題?我不是這類人,她說的應該是某種社會現象,不是針對具體的人。這時,老伴兒反過來問我: “老頭子做事總是對的,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我想了想,告訴她:我讀過葉聖陶的著名雜文《老爺說的准沒錯》,文中說:“早些年有個名兒叫‘偶像崇拜’今年有個新鮮兒名叫‘個人崇拜’,兩個名兒二而一,都指的這一種思想方法。”按照此文觀點可以確定:老婆婆是老公的“鐵粉”,老公是她崇拜的偶像。偶像無論怎麼做,自然都是對的。你看那些追星族,如果在他們面前說某個“星”的不是,他們不揍你恐怕也會罵你!“戀愛腦”有盲點,“追星腦”也一樣,都看不到對方的污點。

老伴兒並不滿意我的回答:“不要拿名人說事,你要有自己的思考。”

我當然有自己的思考,說出來也不妨,如果錯了,得到方家教正也是收穫。於是我也侃侃而談:

老婆婆認為老頭子做事總是對的,涉及兩個問題,立場和忠誠。

先說立場問題。有人喜歡以立場論是非。幫親不幫理,所謂“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生是某某的人,死是某某的鬼”,“叫我咬誰就咬誰”皆屬此類。這類人習慣於跟著權位論是非,主任與校長的觀點有異,誰官大,誰正確,堅決維護強勢一方。 家有內外之別,在家中,老頭子是強勢的一方,老婆婆敢說他不對嗎?說老頭子錯了,不是出了“家奸”,也是家外勢力滲透。家有奸,必剷除,一條心,齊對外。立場問題是大是大非的問題,為了家庭利益,必須認定“老頭子做事總是對的”。

也有人以是非定立場,幫理不幫親。“吾愛吾師,我更愛真理”。誰有理,我護誰。你們是社會主流,紛紛說“地球是世界的中心,太陽圍著地球轉”,我認為布魯諾是對的,我就站隊布魯諾。你燒死他我也要說:地球仍然在圍著太陽轉。古諺:“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通常“以立場定是非”比“以是非定立場”安全。老婆婆說“老頭子做事總是對的”,這是站在老頭子的立場論是非,不會被老頭子揍,這是做人聰明。

再說忠誠問題。忠誠是一種美德,一種操守;忠誠是一種責任,一種義務。忠誠還是一種滿滿的正能量。高度忠誠叫“絕對忠誠”,你說什麼就是什麼,叫幹啥我就幹啥。例如,二戰期間,日本練兵,據說,長官口令:“齊步走”,前面是深坑,士兵也不能停下。美國西點軍校,某士兵軍帽沒戴牢挨訓,士兵不能講“軍帽太大”,只能檢討“腦袋太小”。表面看,這是紀律,其實是一種忠誠——上司不會錯,錯的只能是自己。老婆婆認為“老頭子做事總是對的”,說明她對老頭子忠誠:老頭子不會錯,有一點點懷疑也是罪過。“忠誠不絕對,等於不忠誠。”老婆婆忠誠可以打滿分!

對老頭子“絕對忠誠”,哪怕付出不小的代價,也是值得的。因為忠誠,老頭子會更加喜愛老婆婆,說不定還會發給她獎金和榮譽證書。老婆婆堅持認為“老頭子做事總是對的”,這不是傻,而是審時度勢,選擇了更有利於個人的言行。

莎士比亞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讀安徒生《老頭子做事總是對的》,我也有類似感受。孫女才上二年級,她會怎麼理解這則童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