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衝刺用「這工具」專注力有感提升!不靠意志力也能輕鬆應考、拿高分

備妥一個可靠的夥伴「計時器」,就能夠幫助你自動切換到付諸行動的狀態,而不需要完全依賴自身的意志力。(圖片來源/JESHOOTS.com@pexels)

無論是準備考證照、考大學、研究所等任何考試,考題都有指定範圍。因此只要掌握準備技巧,就能大幅提升考試成績。其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則:先掌握全局。有些人傾向喜歡腳踏實地學習,即使是背誦的項目,也要一步一步地經過確認後,才願意進入下一階段。對於時間有限、學習範圍固定的應考類型,最好放棄這種「一步一腳印」的做法,這樣做很可能會導致「只專注在事物的一部分或細節,而錯失掌握全貌的機會」。

這是多數人在學習時會遇到的盲點。假如應用在應考準備上,就會發生類似以下的狀況。堅持追求細節,不僅會耗費較多時間,而且可能導致在正式考試前才勉強涵蓋所有範圍,導致各項目只念過一遍就迎接考試。

即使選擇深究學習內容,時間一久,就算是曾經認為已經牢牢記住的項目,也會漸趨模糊。因此,從記憶機制來看,避免「腳踏實地」也是有其科學上的印證。人腦的機制,使得記憶不可能在接觸一次之後就牢牢記住,就算是天才也一樣,因為記憶具有容易遺忘的特性,隨著時間推移,記憶力會逐漸下降。因此,反覆「復習」學過的內容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請記住,倘若想在學習中穩固記憶,與其「深究一次」不如選擇「快速多次」。

善用工具建立學習節奏,把所有腦力都拿來衝刺考試

計時器在獨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原因在於,與學習本身的難題相比,更大的挑戰是來自如何自我約束,並且控制自己的學習動機。只要你不是某所學校或教育機構的學生,否則決定何時開始學習、何時結束,全都取決於你自己的意志力。然而,意志力常常會受到當下的情緒或環境因素等影響,要維持在一定水準之上,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

此時,只需要備妥一個可靠的夥伴「計時器」,就能夠幫助你自動切換到付諸行動的狀態,而不需要完全依賴自身的意志力。

計時器的功效,不僅限於建立例行程序。在開始學習之後,它也是保持集中力的「控制塔」。由於頭腦在面對看不見終點的任務時,會傾向於「保留資源」,這也代表在目標不夠明確時,很難期待大腦能展現出最佳狀態。

無論是工作還是運動,「明確的開始與結束時間」跟「完成任務即告一段落」相比,後者無疑能營造出更高的集中力。

同樣地,為了維持集中力,向頭腦展示「終點」之所在是一大關鍵。即使只是閱讀文章,設定計時器並區隔時段,可以增強頭腦的集中力,並縮短閱讀所需時間。

你也可以事先決定要閱讀的頁面範圍,並且設定在一定的時間內閱讀完畢,最後啟動計時器開始閱讀。重點是必須在設定的時間內,閱讀完規劃好的範圍,這樣頭腦就會在有限的時間內,從文章裡揀選出優先程度比較高的資訊。

 

使用計時器,逐段均分學習時間

運用計時器,還可以分配單次的學習時間。受於天生的限制影響,人的集中力有限,通常很難長期持續下去。因此將學習時間分割成幾小段,可以幫助維持一定的集中力。舉例來說,如果計畫要學習一個小時,可以將其分成三段,每段二十分鐘,並在每段學習之間穿插五分鐘的休息時間。這樣比起連續學習一個小時,更能增加集中力的密度。

在這段過程中,休息時間的安排也很重要,既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長,五分鐘的時間最適合讓頭腦稍作休息。請活用計時器,妥善安排學習時間和休息時間。

為大腦建立獨學儀式感

我過去曾有多年的時間,持續參與記憶力比賽。為了要集中注意力在記憶上,希望周遭的環境盡可能保持安靜,大多數的選手都會使用耳罩或耳機來達到隔音的效果。包括我在內,也同樣養成了長期使用抗噪耳機的習慣。

後來,每當我在進行需要集中精神的工作或學習時,仍會習慣性地使用降噪耳機。長期以來,「需要集中時就戴上耳機」的行為,已經變成我腦中的一個固定程序。現在,戴上這副耳機的動作,就成了我進入集中狀態的開關。

內容來源:《大人的高效獨學法:世界記憶大師教你掌握大腦最佳學習路徑,提升學習表現、考證照、學語言、做簡報,無往不利》天下雜誌授權轉載。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胸腔內淋巴結轉移的「食道癌3期」預後差...該放棄治療嗎?
穿越百年錫口風華 看見當代水岸風情
綠色人才領航地圖九》比太陽能維運開出的職缺更多!你是儲能維運工程師?明天可以來上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