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倫在廣州明確談及產能過剩與公平競爭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財長耶倫周五(4月5日)在廣州向美國商會代表表示,直接和間接的政府支持目前正導致產能顯著超出中國的內需以及國際市場的承受能力。

“我理解這些政策可能受到國內發展目標的驅動。但產能過剩可能導致壓低價格的大規模出口,並且可能導致供應鏈的過度集中,對全球經濟韌性構成風險。”

耶倫補充說:“我們看到(中國)實施不公平的經濟行為,包括對外國企業設置准入壁壘,針對美國公司采取威懾行動。我堅信,這不但損害美國公司的利益:結束這些不公平做法也有助於中國改善營商環境。”

耶倫同時強調:“總統拜登和我堅決反對美國應與中國脫鉤。”

中國光伏和電池產品湧向全球市場,引發歐美等國家憂慮。

“美國尋求與中國有健康的經濟關系”

耶倫在廣州表示:“產能過剩不是一個新問題,但程度加深,我們看到新領域出現的風險。”

在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會晤時,耶倫開場表示:“美國尋求與中國有健康的經濟關系,對雙方有利。但一個健康的關系必須為兩國企業和工人提供平等的條件。”二人之後進行了閉門會談。

在與廣東省長王偉中會晤時,耶倫表示,美中需要在有分歧的領域開誠布公地溝通。“這包括中國工業產能過剩問題,美國等國家擔憂可能導致全球溢出效應。”廣東是中國的制造業和出口中心,是華為、比亞迪所在地。

過度投資對中國及其貿易伙伴帶來風險

在耶倫此行前,美國制造業聯盟主席保羅(Scott Paul)向美聯社表示,對中國政府的回應期待很低。“希望耶倫能說也應該說的是,美國已做好准備使用一切工具,通過政策確保中國的工業產能過剩不會對我們的經濟和國家安全利益造成消極傷害。”

該聯盟2月發布一份報告稱,中國低價汽車進入美國市場“可能最終導致美國汽車行業接近銷聲匿跡。”

耶倫沒有提出任何實施新貿易壁壘的威脅,但在前往廣州途中表示,不排除采取更多行動保護美國電動汽車、電池、光伏產品等領域免受中國低價產品傾銷。

美國財政部並不預期耶倫此行帶來中國政策的重大轉變,但美國官員相信,有必要解釋在某些領域過度投資--同時中國國內消費需求相對疲弱--對中國及其貿易伙伴的風險。

耶倫4月6日將前往北京,7日將與中國總理李強會晤。

(德新社、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