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妞降臨 南加今冬恐更乾燥

洛杉磯時報報導,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的氣候預測中心(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預測,反聖嬰(La Niña,又稱聖妞)現象在太平洋熱帶地區形成,將從12月持續至明年2月的可能性為87%,這意味著南加州冬季將比往年更乾燥。

這也是反聖嬰現象出現的第二個冬天。

什麼是反聖嬰?

反聖嬰現象通常與溫暖濕潤的聖嬰(El Niño)現象相反,特點是熱帶太平洋中部和中東部海面溫度低於水平外,東風增強,熱帶太平洋中東部雨量減少,西太平洋、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降雨量增加。

反聖嬰現象也會削弱加勒比海和熱帶大西洋風切變,導致大西洋盆地颶風增加。

反聖嬰現象對南加州意味什麼?

通常反聖嬰出現的那年,美國北部較冷、風暴多於平均水平,降水增加,南部地區則較溫暖、乾燥,風暴較少。

根據10月14日發布最新的美國乾旱監測報告,加州和西部大部分地區,繼續受極端或異常乾旱影響。報告指出,該地區需要降水來補充土壤水分,提高地下水、溪水和水庫水位。

事實上,加州正經歷有史以來最熱的夏天。氣象學家斯溫(Daniel Swain)日前推文說,加州目前的乾旱,比2014-2015年乾旱更嚴重,這是自1800年代後期有紀錄以來最嚴重乾旱。

反聖嬰現象的冬季總是乾燥嗎?

事實上並不一定。美國太空總署(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PL)研究「聖嬰-南方震盪現象」(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40多年的退休氣象科學家Bill Patzert說,此乾燥情況恐再一年。

ENSO現象分三個階段:聖嬰,指海洋表面變暖。相反的是反聖嬰,指海洋表面變冷。另外是介於兩者之間的中性階段。這些海洋溫度變化,伴隨著大氣和風的變化。

Patzert使用洛杉磯市中心年降雨量數據(7月至隔年6月)代表南加州。根據他從1949-50到2020-21年,對72個降雨年研究發現,南加州共出現25次聖嬰年與26次反聖嬰年,兩者出現頻率大致相等。

聖嬰年平均降雨量為11.64吋。去年冬天,溫和的反聖嬰現象出現時,平均降雨量僅5.82吋。

在反聖嬰現象出現的25年中有十年,市中心降雨量不到十吋,但有四年反聖嬰年,降雨量高於平均,因此儘管罕見,但可能發生。最潮濕的反聖嬰是在2011年,當時市中心降雨量平均為20.20吋。2017年為19吋。

重複發生反聖嬰現象並不少見。最近一次於1973-1975年,1998-2000年和2007-2009年。但Patzert說,不論更乾燥的反聖嬰現象與更濕潤的聖嬰現象,對水利管理者、農民和消防員來說,並不是好消息。

科學家如何研究反聖嬰現象?

噴射推進實驗室科學家們利用衛星技術研究ENSO現象,該技術可探測太平洋水域高度。因為水會在變暖時膨脹,海洋表面更高。水愈冷愈收縮,海洋表面愈低。目前,赤道沿岸較冷的水位比正常低三至六吋。

因此,正如紀錄顯示的那樣,「反聖嬰條件已形成」,太平洋西部恐出現一個暴風雨、潮濕的冬季,而南加州、西南部和美國南部將有個乾燥、降雨較少的冬季。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紅藍卡開放登記 4重點要注意
紐約華裔女警槍殺案 案發前數日雙方恐爭執
禁止「意外醫療帳單」新法 明年元旦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