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嬰現象捲土重來 東南亞面臨多重氣候威脅

科學家日前證實,聖嬰現象(El Niño)已經捲土重來,這可能會加劇全球暖化的危機,並未許多地方帶來更多新的極端天氣。

地球在經歷3年的反聖嬰現象(La Nina)後,聖嬰現象預期將在今年重現,而這個將對全球環境帶來重大影響的自然現象,除了可能助長全球氣溫升高之外,也預期可能為亞洲地區帶來嚴重的野火、乾旱與缺水危機。

科學家宣告聖嬰現象再現 

聖嬰現象是一種被稱為「聖嬰-南方振盪現象」(El Niño Southern Oscillation)的自然氣候現象中的一部分。

「聖嬰-南方振盪現象」通常包含兩個極端,聖嬰與反聖嬰。在聖嬰現象期間,太平洋出現海面溫度高於平均水平,並且通常會為亞洲地區帶來炎熱且乾燥的天氣,而反聖嬰現象則會帶來濕潤和涼爽的天氣。

在持續3年的反聖嬰現象告一段落後,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在6月上旬宣告聖嬰現象正在重返,並預估將在未來6到9個月內逐漸加強,為大部分地區帶來新的極端天氣。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氣候預測中心(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科學家勒赫(Michelle L'Heureux)表示,視強度而定,聖嬰現象可能會造成一系列影響,例如增加世界某些地區出現強烈降雨和乾旱風險。

聖嬰現象助長暖化 1.5度目標恐失守

聖嬰現象的重返,可能將進一步加劇氣候變遷的影響,特別是持續惡化的全球暖化。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在5月的報告指出,在聖嬰現象和人為造成氣候崩潰的影響下,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Paris Agreement)設下的目標,也就是把全球氣溫控制在不高於工業化前攝氏1.5度,可能在未來5年內失守。

在6月中旬,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 CS3)首次發現全球6月的升溫幅度超過攝氏1.5度。

德國卡爾斯魯爾理工學院(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氣象與氣候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Meteorology and Climate Research)教授昆斯特曼(Harald Kunstmann)表示,在6月就接近攝氏1.5度的氣溫限制相當不尋常。因此,我們可能很快就會超過這個限制,不只是持續幾周,而是更長一段時間。」

印尼野火、霧霾危機恐捲土重來

隨著聖嬰現象的重返,酷熱的天氣已開始席捲整個東南亞地區,而東南亞各國政府將可能面臨更多森林火災、糧食生產、供水短缺的問題。

印尼氣象氣候暨地球物理局(BMKG)局長德威科里塔(Dwikorita Karnawati)表示,今年可能會重演2019年的情況,當時溫和的聖嬰現象導致印尼法毀滅性的土地和森林大火,世界銀行(World Bank)估計損失可能達52億美元。

當時印尼野火所造成的霧霾跨越國界,影響了印尼來往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數百架航班,更為數百萬人帶來健康威脅。新加坡當局在日前已經針對霧霾捲土重來的風險發出警告。

東南亞供水供電面臨考驗

此外,東南亞地區的供水與供電也面臨壓力。越南在6月中旬因為連日高溫,用電量大增,北部各省面臨嚴重缺電問題。

泰國的主要工業區,特別是在大力發展的東部經濟走廊(East Economic Corridor),正在通過填滿儲水設施來為聖嬰現象做準備,以確保當地的供水。

許多人擔心乾旱持續的時間可能比預期更長。泰國官員說:「政府現在能做的,就是在雨季(直到10月左右)儲存盡可能多的降雨。」

糧食與經濟作物生產受威脅

氣溫飆升並威脅到東南亞地區的農業產量,這裡是棕櫚油、稻米、咖啡豆和其他大宗商品的主要生產地。

印尼和馬來西亞是全球前兩大棕櫚油生產國。雖然有印尼業者表示,氣候影響可能不會立即顯現,但是馬來西亞棕油局(MPOB)指出,該國2024年的產量可能減少300萬噸。

越南咖啡可可協會(VICOFA)援引一份報告警告,2023年咖啡產量可能降低 20%。越南是羅布斯塔(Robusta)咖啡豆的重要出口國。

作為全球第二大稻米和糖出口國的泰國,4月出現了創紀錄的攝氏43度高溫,一般預估該國的甘蔗和稻米產量今年可能減少。

德國最大的私人銀行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日前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越來越多對聖嬰現象的警告,已經導致咖啡、糖和可可的價格在近期大幅上漲。隨著收成受到嚴重天氣事件的影響,其它糧食商品價格預期也將上揚。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亞洲熱浪席捲 考驗再生能源供電能力
俄中阻撓 南極洲海洋保護區計畫再度流產
史上最熱端午 北京發佈紅色高溫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