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峰淪「世界最高垃圾場」!清出11噸垃圾+4遺體 尼泊爾:骸骨還很多

國際中心/潘靚緯報導

世界各地的登山客前仆後繼來挑戰登頂聖母峰。(圖/PIXABAY)
世界各地的登山客前仆後繼來挑戰登頂聖母峰。(圖/PIXABAY)

挑戰喜馬拉雅山聖母峰攻頂,是全世界許多登山客的夢寐以求的目標,蜂擁而至的登山客,也替攻頂之路帶來災難。尼泊爾政府今年從喜馬拉雅山脈(Himalayan peaks)清掃出多達11噸的垃圾,據估計,光是世界最高峰母峰(Mount Everest)就有超過50噸垃圾和200多具遺體,「世界屋脊」竟淪為「最高海拔垃圾場」,引發各界擔憂。

爆量登山客擠在山脊上,使得攀登聖母峰增加更多風險。(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爆量登山客擠在山脊上,使得攀登聖母峰增加更多風險。(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聖母峰成了登山熱門景點,想挑戰的人越來越多,讓原本艱困的攻頂之路,變得更加擁擠,登山客在惡劣的天候條件下,卻在山脊上「塞車」等待,增加登山的危險,更遑論人潮遺留的大量廢棄物。

尼泊爾軍方2019年起,在喜馬拉雅山脈進行年度清掃任務,5年來已累計移除119噸垃圾、14具遺體及骸骨,今年花了55天,從聖母峰、努子峰(Nuptse)、洛子峰(Lhotse)移除共11噸的垃圾,加上4具遺體和1具骸骨。尼泊爾當局今年起要求登山客穿戴追蹤裝置,並且帶回自己的排泄物,減輕垃圾、並提高救援成功率。

根據《ET Today新聞雲》報導,聖母峰攻頂季為每年4月至5月,因天氣晴朗,較少颳強風,被認為是登上世界最高峰的最佳時機。大多數登山客從尼泊爾出發,先長途跋涉10天至基地營,花費幾周時間適應高海拔環境,再花費一周攻頂。不過即使天候狀況好,也無法保證一定安全,今年已累計有5人死亡、3人失蹤,罹難人數可能還會上升。

喜馬拉雅山聖母峰成「最高海拔垃圾場」,今年已清除11噸垃圾,包含4具遺體。(圖/PIXABAY)
喜馬拉雅山聖母峰成「最高海拔垃圾場」,今年已清除11噸垃圾,包含4具遺體。(圖/PIXABAY)

根據《BBC》報導,尼泊爾政府今年已對421名登山客發放許可證,估計將有600人攀登聖母峰,不過最高法院5月已下令政府限制發放許可證,人數預計將下修。

尼泊爾旅遊部部長古隆(Rakesh Gurung)表示,政府未來計畫成立山區管理員團隊,監測垃圾傾倒情況,投入更多資金蒐集垃圾。他對於最高法院的裁定表示贊同,並透露當局正在考慮改革,例如要求登山客錯開攻頂時間,減少山頂堵塞,將與專家合作確認最安全的登山人數。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嘉義深山養出AI霸主!梁見後幼時爬荔枝樹苦讀 導師曝創業金:只帶50萬
40隻猴離奇「跳井」集體溺死!印度官員:50度高溫熱浪蒸乾湖泊
每8天得標1工程!南投信義鄉公所秘書兄弟檔涉貪 5年撈2189萬收押
休旅車搶快左轉「切西瓜」 行人險被撞奔逃嚇哭 惡劣駕駛下場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