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老公公之謎
前年的耶誕夜,小孫女盈盈和兒子跪在壁爐前,身後是一棵聖誕樹,樹上掛滿琳琅滿目的裝飾品、纏捲著雪白鑲銀絲的彩帶和亮晶晶的小燈串,盈盈身穿棗紅的綿絨洋裝,髮上夾著一只粉紅色的髮夾,她的神情專注,穿著同色上衣的兒子握著她的小手,父女兩人低頭共同書寫一封給聖誕老公公的信。
信的內容是這樣的:「親愛的聖誕老公公:你的旅行都好嗎?我希望你給我以下的禮物:一件公主紗裙,一隻有項圈可以牽著走的小狗,一些畫圖紙。謝謝聖誕老公公!愛你的盈盈。2020年12月24日。」信上盈盈自己畫了一個笑臉的小女孩。
盈盈雙手捧著寫給聖誕老公公的信,小臉上充滿期盼,等待半夜聖誕老人從煙囪進入屋中送禮物。她慎重地將信放置於壁爐前,為了表達謝意,再放上兩片餅乾和一杯牛奶,怕聖誕老公公餓了渴了可以享用。
甜蜜溫馨的回憶湧上心頭,這一幕是我和兒女們的聖誕節傳統。孩子們從小每年都會準備聖誕老公公的禮物單 (Santa’s List),將寫給聖誕老人的信放入信封,信封上寫著:「寄給:聖誕老公公 地址:北極」,然後帶著虔誠又嚴肅的表情將信交到我的手中:「媽媽,妳可以幫我寄給聖誕老公公嗎?」再三提醒我不要忘記。我將這珍貴的信件放進皮包帶去上班,望著孩子歪歪斜斜的字跡,童稚的天真融化了母親的心,我拆開信封記下他們想要的禮物。
接下來便是替聖誕老公公採購禮物的工作,沒有紅鼻子馴鹿魯道夫(Rudolph the Red-Nosed Reindeer)領頭拉的飛天雪橇,「聖誕媽媽」 只能下班後自己駕車四處尋覓孩子清單上的禮物,有時候缺貨買不到,我只好代替聖誕老人回一封道歉的信,解釋因為風雪太大、或是馴鹿生病了,禮物會晚一點送到。 買好禮物後還要準備不同的包裝紙,先藏起來,等到孩子們上床後再偷偷包好禮物放在樹下。最後不能忘記把壁爐附近弄亂 ,吃一片餅乾、喝半杯牛奶,再用左手為聖誕老人代筆回信給孩子 (免得字跡被發現),內容是謝謝他們的食物,稱讚他們是好孩子等等。
次日聖誕節的早晨,在睡夢中被孩子們跑上樓梯的腳步聲吵醒,他們驚喜又興奮地抱著聖誕老公公送的禮物和回信,女兒開心地說:「媽媽,聖誕老公公有吃我們的餅乾耶!」
兒子五、六年級已經不再相信聖誕老人,我請他不要告訴妹妹,兒子很合作沒有拆穿這個美麗的謊言,他繼續收聖誕媽媽的禮物,也讓妹妹延長了相信聖誕老人的童年。除了聖誕老人的神話、還有牙齒仙子 (tooth fairy,每次孩子掉一顆乳牙就會有牙仙子送一個硬幣……)
隨著孩子們年齡的增長,聖誕老人也悄悄地在我們的家庭中消失。
聖誕老人消失了很多年之後又出現了,他老人家將禮物放在樹下,一如既往,吃了餅乾、喝了牛奶,回了一封信給盈盈說她是好孩子。次日小孫女早早起床,印著聖誕老人的包裝紙的三件禮物已在樹下:一襲淺粉橘色的長紗裙、一隻可以牽著走的玩具狗、一疊白紙,美夢成真!
2020年的聖誕節,盈盈三歲,聖誕老人不曾被新冠疫情阻擋,第一次出現在她的生命中。
春去秋來,盈盈上幼兒園了,一天媳婦打電話來:「想跟你們說一下,我今天下午告訴盈盈,聖誕老公公不是真的。」我的心如被重擊一棒,卻裝得很鎮定。她接著解釋:「因為盈盈讀的幼兒園是蒙特梭利教育 (Montessori Education),學校的原則是要小孩學習真實的世界,而聖誕老人不是真的。我不希望盈盈在學校學到的和家中教她的不同。」我擔心地追問:「盈盈的反應是什麼?」想到去年耶誕節盈盈給聖誕老公公寫信的虔誠,收到禮物開心的模樣,這個殘酷的事實對幼小的孩童必然很難接受。
「她立刻大哭,我安慰她聖誕老公公就像獨角獸或者迪士尼的故事,都是假的,只是一個故事而已,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很高興地慶祝聖誕節,就像萬聖節可以裝扮各種戲服去要糖一樣。後來給她看了一個聖誕節的卡通片,她又很高興地去玩了。」媳婦說他們剛搬到 S 城的公寓,盈盈曾經問她:「這個屋子沒有煙囪,聖誕老公公怎麼來送禮物呢?」她說不想一直編謊話來騙孩子。
秋去冬來,又到了聖誕季節,外甥和女友去阿拉斯加看極光,相信聖誕老人派的女兒對表哥說:「哈,你在北極正好可以寄一封信給盈盈,寄信地址是北極,盈盈會相信是聖誕老公公寄給她的,多好玩!」外甥立刻贊同,表兄妹二人立刻開始草擬信的內容。
這封來自北極的信未能寄出,外甥在北極打視頻電話給盈盈:「叔叔在北極,妳看這裡有聖誕老公公的家。」外甥逗著小姪女。「沒有聖誕老公公,不是真的、只是虛構的故事 (fiction)。」小盈盈正色回答叔叔。
女兒小時候最喜歡《小飛俠彼得潘》(Peter Pan)的卡通電影,是蘇格蘭小說家及劇作家詹姆斯.馬修.巴里的作品,彼得潘是他筆下的虛構人物,一個個性情豪邁奔放,充滿好奇心的小男孩,他會飛,永遠不會長大。小說講述彼得潘和溫蒂及兩個弟弟在永無島 (Neverland)的冒險故事,《彼得潘》裏另一個出眾的角色是小仙子,暱稱小叮鈴,小叮鈴身上圍繞著閃亮亮的仙子光粉,這種光粉能令孩子們在空中飛翔。她的語言是精靈語,只有彼得潘能聽懂。 故事中溫迪告訴媽媽:「新的小仙子在不斷地出現。每個新生兒第一次發出笑聲時,都會有一個小仙子降生。」但是若世界上多了一個不相信仙子的孩子時,便會有一位小仙子因此而死亡。而小叮鈴就是這樣的一個小仙子。
當小孫女說:「沒有聖誕老公公。」的那一刻,《彼得潘》的世界中又有一個小仙子掉下來死了。
研究指出,將近85%的美國孩童深信耶誕老人真實存在,但這項信念會在8歲後大幅滑落。
英國心理學家博伊爾和麥凱在醫學期刊雜誌上發表文章,指出欺騙孩子稱聖誕老人存在,其實是背叛了他們的信任。孩子最終會發現父母在他們7至8歲之前瞎編亂造,甚至可能會質疑父母是否說了其他謊話。聖誕老人的故事就有如告訴孩子世上有魔法的存在,當他們知道真相時,可能會沮喪和受創傷。這派心理學家認為,讓孩子相信聖誕老人的故事,就是把他們暴露在一種殘酷的幻滅當中。
不過,另一派心理學家則認為事情沒那麼糟糕,聖誕老人只是童話故事的一種。奧地利心理學者貝特爾漢姆著作《童話心理分析》,指出童話故事能激發想像力,是兒童正常發展的一部分。這一派心理學家認為,相信聖誕老人的存在,能增進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性,神經科學家發現,那些幼年因相信聖誕老人而產生愉悅的感覺,孩子們長大後會經由相關的聲音、味道和景像等重新啟動,童年時代那種美好感覺會再次被體驗。
沒有一個科學証明能夠告訴父母是否應該讓孩子相信聖誕老人存在,這是每一個父母的選擇,以自身的經驗、環境、文化,和各方的意見融合後,找出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方式來處理。
其實相信聖誕老人和仙子的孩子們總有一天會發現仙子和聖誕老人不是真的,也並沒有給他們禮物和留下紙條,而這些年深植在心中的信仰和期待已經深深刻印在他們的心裡。在兒女的成長過程裡,我不曾「正式宣布」過沒有聖誕老人,他們有一天就自然知道聖誕老人的禮物都是媽媽準備的了。
多年後女兒告訴我,有一年聖誕夜她從睡夢中醒來,從二樓看到我將一隻她想要的藍熊填充動物放在聖誕樹下,那時她就明白了,卻沒有問我。女兒說:「媽媽,謝謝妳給我們一個相信聖誕老公公的童年!」女兒說她並沒有感到失望和憤恨,反而充滿無限溫暖、無限感激我守護了他們童年天真,回想起來還是甜蜜又溫馨。
聖誕節將至,我將聖誕樹裝好,纏繞上銀白和淡金的絲帶、再掛上小燈和裝飾,播放著聖誕音樂,這是一年一度最美好的季節,空氣中漾著甜蜜溫馨的氣息。聖誕樹立於窗前,金亮澄黃的小燈串閃爍,窗外是鄰家院中裝飾的的聖誕燈,相互輝映,滿室星輝,洋溢著童話世界如夢如幻的情境,彷彿彼得潘正要從窗外的夜空中飛進來。
小孫女仍然認真地將想要的東西寫在聖誕老人禮物單上,單子愈來愈長。媳婦笑道:「盈盈知道家人會買給她。」一個四歲的孩子,對聖誕老公公僅是初識,只要願望能夠實現,禮物是來自坐著飛天雪橇、只能一年一度靠信件聯絡的聖誕老公公,或是來自愛她、陪伴她成長的家人,或許並不重要。
「沒有聖誕老公公!」對於這句話久久不能釋懷的,也許不是小孫女盈盈,而是藏在我心中的彼得潘,想牢牢守住童年的天真無憂、無限的幻想和可能性;是母愛的深情,懷念那童稚的字跡寄去北極的信、難捨那看到聖誕老公公禮物時驚喜快活的小臉。
◤把握雙12折扣!年末最後下殺◢
1212搶先購 限時天天送購物金
買3C回饋最高折5千 爆殺必搶推薦
Yahoo奇摩App好康加碼!點此賺回饋
Amazon雙12推薦商品 滿額免運送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