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燈下的永續戰「藝」/(三)善用藝術溝通功能 政府也應調整思維

摘下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的立陶宛作品《太陽與海》2023受台北藝術節邀請來台演出,就是試圖用作品來述說與全人類息息相關的氣候危機。(江昭倫 攝)
摘下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的立陶宛作品《太陽與海》2023受台北藝術節邀請來台演出,就是試圖用作品來述說與全人類息息相關的氣候危機。(江昭倫 攝)


對抗全球性的氣候變遷,除了善盡地球公民一份子的責任,表演藝術界還可以做什麼?藝術作為推動淨零永續的觸媒,是否更有意義,也是許多藝術家們關心的話題;此外,表演藝術界也期待政府能調整政策,讓表演藝術界打這一場艱難的氣候戰役時,給予更多有力支持。#央廣記者楊仁翔、江昭倫

藝術 扮演永續溝通最佳觸媒

台北藝術節《給植物的音樂會》:「如果您真的渴望與您的植物,更深層的溝通,現在時間是你人生的magic hour...」

身型婀娜多姿的舞者們,打扮成台灣特有的原生植物,在夕陽的餘輝下,伴隨著迷幻的音樂,拉著觀眾們一起起舞,這是場以植物為出發點的音樂會,邀請民眾帶著家中的盆栽,一起聆聽一場萬物同盟的愛的對話。

策展人林人中:『(原音)生態藝術這樣的觀念,它顧名思義並不是說,我要把生態當做一個題目,而是我要把生態當做一種思考方式,所以給植物的音樂會,我們在這一個永續的思考當中,其實是希望把一種生態的思維,帶到觀眾的一種感官經驗裡面,當他們也能邀請,帶他自己家裡的植栽來聽音樂會的時候,他能夠轉換自己的身份角色,植物跟我重新建立了一個新的關係是,我是植物的照護者。』

追求綠色永續,藝術表現本身也可以是一個很好的手段與工具,讓永續這個議題,不單只是節能減碳而已,而是傳達精神與觀念

藝術能帶來美學和感動,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在2023年台北藝術節時,特別規劃了《給植物的音樂會》系列演出,策展人林人中認為,透過表演藝術傳達我們所處的生態環境,有機會讓觀眾在生活中帶來新的改變和想像,反而可以成為推動永續觀念的觸媒。

台北藝術節策展人林人中:『(原音)我覺得從表演藝術產業的角度來思考永續,來思考生態或是環境如何延續,我們如何人類和環境,能共存或共好的這樣一個題目的時候,有很大的一部分的工作其實不在於檢視這一些數字上面問題,當然這些東西很重要,我們如何能夠減少碳排放,或者是我們要能夠減塑,但是還有另外一步我們其實可以做的事,其實是在藝術文化行動上的表達,意思就是說,我們在思考永續或生態的時候,透過藝術作品的力量,然後能夠傳達這樣的一種訊息,跟我們社會大眾或是跟我們藝文觀眾來溝通這樣的一種觀念。』


策展人林人中認為,透過表演藝術傳達我們所處的生態環境,有機會讓觀眾在生活中帶來新的改變和想像,反而可以成為推動永續觀念的觸媒。圖為2023台北藝術節《給植物的音樂會系列:表植趴體》。(江昭倫 攝)

拚減碳之外 表團面臨挑戰與兩難

在劇場內打造了一座人工沙灘,男女老少們在上頭或躺或坐,不時還有音樂與歌聲傳出,歌詞內容看似是日常瑣事或獨白,卻又讓在上方俯瞰的觀眾們,感受到這是一個深具威脅性的生態寓言。摘下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的立陶宛作品《太陽與海》2023受台北藝術節邀請來台演出,就是試圖用作品來述說與全人類息息相關的氣候危機。

《太陽與海》編劇珐伊法.格蘭麗帖(Vaiva Grainytė):『(原音_I guess art has different roles, but rising question is quite an important role that art has. And I guess it's important to have different forms of talking about environment, and art can be one of the languages. So, activism and art can access different audience members and people.我認為藝術有不同的作用,但提出問題是藝術的一個重要作用,我想以不同的形式討論環境議題是很重要的,而藝術可以是其中的一種語言,因此行動主義和藝術都可以接觸到不同的觀眾和人群。』

不過即便是類似這樣探討環境議題的作品,表演團隊在國際間巡演時,也不免會開始自我檢討,是否因為巡演,反而製造了更多碳足跡?既便盡可能採用在地材料或是與在地演出者合作,來減少巡演飛行帶來的碳排放等,但有時還是會感到一種自相的矛盾。

《太陽與海》導演盧吉兒.巴澤吉凱特(Rugilė Barzdžiukaitė):『(原音) I think it's great if it's possible to reduce a carbon footprint from the creative process, it's great.  Just the problem is that not each art form is equally capable to do.  For example, live performance, It's really much more difficult to compare with,  you know, some forms which are more mediated. It could not be equally powerful than in terms of effect, and that's what we're doing. We're always inviting the like local, non singing performers and if possible, also singing performers. So it reduces a carbon footprint, but not to the extent that we stopped traveling at all. Of course, it's a paradox in our case, because it's a piece about climate change, and wanting to bring it to the audiences abroad. We need to contribute to the climate, you know, carbon footprint.  So it's a strong paradox which we are not very easy about ourselves. 我認為,如果有可能減少創作過程中的碳足跡,那就再好不過了。 問題是,並不是每一種藝術形式都能做到這一點。 例如,現場表演,它確實更難與一些更加媒介化的形式相提並論。就效果而言,它不可能同樣強大,而這正是我們正在做的,我們總是邀請當地的非歌唱表演者,如果可能的話,也邀請歌唱表演者,因此,這減少了碳足跡,但也沒有達到完全停止旅行的情況。當然,這對我們來說是個矛盾,因為這是一部關於氣候變化的作品,我們希望把它帶給國外的觀眾,我們需要為氣候做出貢獻,你知道,碳足跡。 因此,這是一個強烈的矛盾,我們自己也不太容易接受。』

不只國外團體,國內的劇團也面臨相同的問題,本身就有經營小型場館的「曉劇場」,除了節能設施的更換,藝術總監鍾伯淵也表示,要達成永續的目標,不應該只是單純以節能減碳為標準,或許還是要回到藝術所扮演功能來探討。

曉劇場兼萬座曉劇場藝術總監鍾伯淵:『(原音)有的產業很難達到環保,因為按照這個邏輯,其實劇場可以不用存在,因為基本上,我們就按照日常生活就好了。其實劇場它本身是一個,包括舞台也好、燈光也好、服裝也好,其實這些都可能屬於一般人生活以外的東西,可是製造出來的是,給一般人在日常生活當中另外一種感受,那在這永續的議題下,其實不能用單一的標準來衡量它,其實藝術創作、表演藝術創作也是這樣用這樣的方式跟觀眾對話,我們今天談論不同議題的時候,也是讓觀眾透過劇場用不同方式來看它,所以我們今天也應該轉換這個狀態,是讓我們自己也用不同的方式,來看待永續這件事情。』


「曉劇場」藝術總監鍾伯淵認為,要達成永續的目標,不應該只是單純以節能減碳為標準,或許還是要回到藝術所扮演功能來探討,政府也應該多鼓勵作品不斷巡演,而非一味補助新製作。(楊仁翔 攝)

綠色戰役 政府也須調整思維

表演藝術團隊們正走在追求永續的路上,不論是在實質的減碳,還是永續觀念的推廣,但政府能否提出相關的協助?畢竟台灣因為藝術市場小,很多表演團體相當仰賴補助機制,導致有些劇團創作時,為了拿到補助,結果就是出現不少一次性的作品,這些有目的性的一次性的作品未必好,反而更容易造成資源消耗。

曉劇場兼萬座曉劇場藝術總監鍾伯淵:『(原音)我們在IETM(國際當代表演藝術網絡論壇)裡面討論到歐洲現行的補助,或是台灣現行的補助,很多時候都是以製作為主,那以製作為主的時候就會發現一個問題,我今天如果我要努力的生活下去,我就得創造出一些製作,那當我創造出製作的時候,第一個當然就是比如說,我會製作很大量的服裝、道具等等,再來第二個永續其實也牽涉到另一個點,就是人力的永續,我為了要獲得我日常生活的預算跟經費,所以我需要不斷地創作,其實這也是一種磨耗,所以他們在討論這個過程的時候,其實第一個點就會是,那我要如何在經費上面做好的調配,行政職同樣也會有事情,不是只有創作者有事,等於行政在前期的時候,也會有經費補助他們,讓他們去跟不同的場地進行連結、串連,然後一個作品完成了之後,它巡演的地方很多,那透過多點的巡演,去延長一個作品的壽命,其實也是永續的其中一環。』


台灣喜歡舉辦大型文化表演節慶活動,若公部門能在活動中也添加更多永續策劃的概念,也能起示範作用。圖為2023文博會,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在空總的演出。(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提供)

表演藝術聯盟也提到,不管是倉儲空間,服裝道具的租賃平台,甚至是智慧財產權的授權等整合性的資源,政府都應該重新去檢視、檢討,協助解決表演藝術界追求永續時可成面臨的難題;另外關於各類的年度藝術節慶活動,文化部門也應該重新思考,如何避免一次性的活動舉辦方式。

表演藝術聯盟秘書長廖舒寧:『(原音)其實不管是從文化部或者是到各個縣市政府,會有很多很大型的公部門舉辦的節慶活動,其實節慶活動在劇場綠皮書裡面,它就是有特別提到節慶活動,它在意義上面它是最可以宣示永續的,那它其實在做法上面也是最有機會達成的,比方說我今天這個藝術節,我每年都辦,我一定每年都需要不同的主視覺嗎?還是我就是乾脆做一個標準字,我不需要年份,我就是每年都適用,它其實會是一個蠻大的一個進程;再來,當然我們也提到一個覺得非常重要的,就是政府還是需要去支持可以長期巡演的這樣子,或者是長銷型的演出的這個狀態,因為一直的巡演、一直重複使用,才有機會,不僅是團體成本,而是把這些資源可以做最大、最有效的利用。』

對台灣的表演藝術界來說,追求永續是一場高難度的綠色戰役,不只單靠團體的自覺,也須思考表演藝術的特殊性與價值,更取決政府、社會支持,但無論成敗與否都得持續,因為這不只是救地球,也是一場自救的生存戰役!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聚光燈下的永續戰「藝」/(二)綠色製作 表團摸索找出路
聚光燈下的永續戰「藝」/(一)綠色覺醒 劇場如何自救
蔡燦得、鍾伯淵妙組合演姐弟 曉劇場《第一夜》挑戰觀眾淚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