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水力發電 東協整合電網腳步快

王先棠

不含抽水蓄能部份,全球水力發電未來5年內將有近10%成長,仍屬世界最大再生能源來源。(網路截圖)
不含抽水蓄能部份,全球水力發電未來5年內將有近10%成長,仍屬世界最大再生能源來源。(網路截圖)

【台灣醒報記者王先棠綜合報導】儘管受新冠疫情衝擊,2020年及明年全球再生能源的成長都將創下新紀錄,全球新增電力近九成來自再生能源,新增發電容量可望接近200GW(十億瓦)。此外,不含抽水蓄能部份,全球水力發電未來5年內將有近10%成長,仍屬世界最大再生能源來源。

亞洲國家供應全球

台灣水庫水壩近期發電約占整體發電系統1%到2%之間,水力發電地位接近救援備用,但對於許多開發中國家,水力發電角色仍極受矚目。國際能源總署(IEA)10日發表《再生能源2020》新報告指出,在亞洲,中國、寮國、印度、尼泊爾、越南、印尼,將是全球水力發電容量增長重要主力。

新加坡CNA亞洲新聞台11日報導,中南半島大河像是流經六個國家的湄公河、緬甸大河伊洛瓦底江、泰國主要河流昭披耶河等流域,已是水力發電重鎮。
這些河川與用電量高的人口稠密大城雖有一定距離,但由於水力發電碳足跡小,可作為石化燃煤燃氣發電的部份替代,也彌補太陽能、風電等其他間歇性再生能源的不足。

水壩破壞生態

當然,水壩對於河川環境生態、週邊居民生計的影響,以及異常氣候等因素可能造成的潰堤災害,也是水力電廠發展評估重點。

以近年積極發展水力發電並把電力外銷當作國家施政重點的寮國來說,2018年時,已有53座水力發電水壩,去年又新完工12座水力電廠,今年計畫再增數十座。寮國水力發電裝置容量約7 GW,已是新加坡全國發電總量一半,而寮國境內約85%發電向外輸出,主要供應泰國曼谷及其週邊地帶。

星馬泰寮電力整合

越南政府將在本月17到20日之間主辦東協能源部長視訊會議,新加坡、寮國、泰國及馬來西亞將簽訂四國「能源整合計畫」備忘錄,藉此強化寮國電廠經由泰國賣電給馬來西亞的能源交易架構,這也是為將來涵蓋範圍更大的「東協電力網」預做準備。

今年初,用電吃緊的越南才與寮國簽約買電,新加坡最近也宣佈要從大馬進口電力的兩年試辦計畫。一般認為,東協國家的多邊能源交易,加上跨國供電網路的整合,有助於降低供電成本,也能讓各國電力體系納入更多種類的再生能源來源。

星國學者指出,隨著東協國家在能源協議上有更多進展,大型都會等電力需求中心也會與區域內更多電廠產生連結,減少對於某些特定河川流域水力電廠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