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臭師荒 民代促北北基桃建人才庫

深坑工業園區2月20日發生大火,由於鋰電池焚燒讓雙北居民感受到濃濃的塑膠惡臭,引發民怨。稽查人員先以電子鼻初步偵測,若儀器出現數值,再人工採樣空氣,交實驗室由聞臭師依標準檢測判定空氣品質。(本報資料照片)
深坑工業園區2月20日發生大火,由於鋰電池焚燒讓雙北居民感受到濃濃的塑膠惡臭,引發民怨。稽查人員先以電子鼻初步偵測,若儀器出現數值,再人工採樣空氣,交實驗室由聞臭師依標準檢測判定空氣品質。(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2月,新北市深坑大火煙霧與異味瀰漫,引發民怨。議員指出,新北近期發生9次火警,由於聞臭師(異味嗅覺判定員)人力配置,加上新北幅員廣闊,有時當聞臭師抵達現場,火勢已滅,失去關鍵時間發揮效果,建議與北基桃合作,建立聞臭師人才庫。對此,環保局表示,現有27位同仁具聞臭師資格,仍以稽查為主,檢驗部分會與私部門合作,檢驗量能充足。

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曾承諾,加強與聞臭師合作,彌補科學儀器偵測空汙極限。環保局研議納入聞臭師加入機制的可行性,弭平民眾感受與現行法規的落差。

議員黃心華指出,深坑大火後,新北市府在資訊揭露方面做出有感調整,但目前監測空氣汙染的儀器或電子鼻等,未必能偵測到所有引起不適的化學物質,因此能夠貼近民眾感受的聞臭師,是否能第一時間到達火災現場服務,成為重要問題。

黃心華於議會質詢提及,近期發生泰山南亞塑膠、淡水工廠等9次火警,聞臭師多久時間能趕抵火警現場?由於新北市幅員廣闊,建議市府應成立北北基桃聞臭師人才庫,在情急時可供北部縣市相互支援,發揮聞臭師即時反應的功用。

環保局長程大維說明,當接獲火災訊息,第一時間是稽查人員趕赴現場,希望能在1小時內趕達。若發生工廠、倉庫火警,則會採取擴大預警,周知區公所、在地民代、里長、醫院、學校,提早應變。而聞臭師的工作是後續輔佐稽查人員,搭配現場監測,在上風處或下風處,用科學儀器確認空氣品質。

環保局指出,如有民眾陳情火災引起的異味,稽查人員會先以電子鼻初步偵測,若儀器出現數值,再人工採樣空氣,交實驗室由聞臭師依標準檢測判定,近期因火災引起異味需進一步檢測者僅有深坑大火案。

環保局表示,現有27位同仁具有「異味嗅覺判定員」資格,但仍以稽查勤務為主,如接獲民眾特殊異味陳情需進一步檢測時,可委外專業檢測公司協助到場採樣與檢測,採公私合作方式,因此檢驗量能充足。

環保局補充,具聞臭師資格者平時生活多有限制,如不能噴香水、吃大蒜,以免影響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