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報告:性別偏見10年無改善 2030年性別平權目標難達成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12日發布報告指,全球性別不平等的狀況在過去10年間仍處停滯狀態,並無改善。全球近9成人口仍懷有性別偏見,逾四分之一人口認定男人毆妻有理,兩性收入也存在明顯落差。報告稱,文化偏見與壓力持續阻礙婦權,也讓聯合國預定2030年達成性別平權的目標不太可能實現。

路透社報導,雖然近年#MeToo、Time's Up等反性侵運動崛起,但 COVID-19疫情阻礙了性別平權的進程,突顯社會常規仍帶有性別偏見,在疫情中失業的女性也多於男性。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UNDP)藉由「性別社會常規指數」(Gender Social Norms Index)追蹤性別平權相關情況。該指數使用國際研究機構「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WVS)的數據。

UNDP的最新報告採用2010至2014年,及 2017至2022年兩個時期的調查數據,調查涵蓋全球85%人口。

根據上述數據進行的分析顯示,近9成人口都對女性帶有根本的偏見。其中38個受調查國家中,至少持1項偏見的人10年來僅減少2個百分點,自86.9%降至84.6%。參與撰寫該報告的UNDP研究顧問塔皮亞(Heriberto Tapia)說,偏見改善的幅度「令人失望」。

調查也指出,全球近半人口認為男性比女性適合擔任政治領袖;43%人口認為男性較適合擔任企業主管。

UNDP性別專家桑提雅哥(Aroa Santiago)表示,性別偏見與社會常規都必須改變,「但最終目標是改變女男之間、人與人之間的權力關係」。

儘管教育是改善婦女經濟收入的關鍵,但這項調查顯示,教育與收入之間不見得有必然的關係。即使是在成年女性平均教育程度高於男性的57個國家,男性平均收入仍較女性高出39%。

報告還指出,對女性更直接的傷害是暴力。調查指,超過四分之一人口認為,男人對妻子拳腳相向是有理的。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