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示警 全球大規模災害具關聯性

編譯賴名倫/綜合外電報導

聯合國大學環境和人類安全研究院(UNU-EHS)8日發表最新報告,警告全球應正視2020至2021年多起大規模災害之間的高度關聯性。該院資深學者歐康納坦言,如果各國僅將重大災害視為獨立事件,恐將導致防治氣候災變的努力「功虧一簣」。

這份名為「互聯性災害風險」(Interconnected Disaster Risks)的報告,分析2020年迄今的10場大規模災害事件,指出極端氣候、人為災難與大規模流行病互相牽動,導致損害與政策成本上升,對人類社會永續發展構成嚴峻挑戰。

極端天氣、蝗災、珊瑚白化皆因暖化

報告探討了多起災害事件的跨國與長期影響。例如2020年夏季,北極出現有紀錄以來第2高的氣溫,導致北美與歐洲同年8月與12月底,先後出現極端熱浪與寒流。而今年2月,德州因寒流南下引發電力系統癱瘓,多達400萬戶無電可用,也凸顯美國南方對極端氣候的應變不足。

此外,越南中部洪水、澳洲大堡礁白化事件,中東、東非與印度等地蝗災,亦與氣候變遷和全球暖化息息相關。即便現有的跨國氣候協議,試圖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量,但北極仍持續變暖,導致災害規模與次數持續增長。

籲強化生物多樣性 復育生態系統

歐康納呼籲,應將個別大型災害視為整體氣候危機的一環,採取更全面性的環境治理機制,才能減緩氣候變遷,並透過強化生物多樣性,使生態系統獲得喘息與復育的契機。

氣候變遷引發的極端災害不斷,越南2020年10月的暴雨釀嚴重洪患,造成逾百人喪命。(達志影像/美聯社)

由於氣候異常,蝗蟲危機今年2月再次衝擊東非多國。圖為1名肯亞男子試圖驅趕蝗蟲。(達志影像/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