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政府槓上執政大聯盟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競辦總幹事黃珊珊3日喊話,要大眾關注如何「上架聯合政府」;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則說,努力團結在野力量,叫在野大聯盟、非綠大聯盟等都可,將來重返執政叫做「執政大聯盟」,而不是單一限於聯合政府。兩人論述雖有共同性,亦即不排除合組政府或聯合執政,但雙方仍期望建構主場優勢,較勁意味濃,似乎都在為可能的藍白協商爭取籌碼。只是「聯合政府」或「執政大聯盟」仍有學理及實務上的盲點有待釐清之處。

以黃珊珊提的「聯合政府」來說,學理上通常是國會中存在多個政黨的內閣制國家,因無一個政黨單獨過半,故最多席次政黨與其他理念相近,且席次加總能過半的政黨組成聯合政府進行執政;而聯合政府中的部會首長分配則由黨對黨協商。

雖然黃的論述其邏輯和之前柯P「我當選總統,百分之百是聯合政府,行政院長由國會最大黨來推薦」的說法相當程度呼應。然而我國現今是雙首長制,基本邏輯是總統要考量國會生態多數,任命國會多數能接受的人來擔任行政院長組閣。總統與閣揆都有實權,甚至還可能形成如法國總統與總理的「左右共治」;並非像國家元首只是虛位,而實權集中於首相(總理)的內閣制國家,所以在國內要組成聯合政府恐更形複雜。

柯與黃的論述只是想讓民眾理解,柯若當選,會依國會多數黨推薦任命閣揆,若無過半多數黨就組成聯合政府,但概念簡化、沒清楚建構運作邏輯的結果,可能讓政治體系運作出現問題。

如柯提的聯合政府與行政院長由國會最大黨推薦就似有衝突,畢竟國會最大黨若由單一政黨過半,直接組織多數黨內閣就好,根本不用聯合政府;又如最大黨是民進黨,但席次沒過半,其結合時代力量席次過半,合組聯合政府,沒找民眾黨,那柯要不要接受其推薦的閣揆人選?這些問題柯與黃都未清楚說明。

而朱所提的「執政大聯盟」學理基礎就更模糊了,頂多就是戰術操作,除藉以作為柯、黃「聯合政府」的對案,累積談判籌碼外,也明示侯友宜即便勝選也不會全碗捧去,企圖建立共主格局,號召非綠整合;還有就是凸顯朱的存在價值與主場。

而朱也說執政大聯盟不限於聯合政府,或許他也期待將內閣之外的政府組織,如考試、監察兩院等,都做為可由執政聯盟分配權力的資源。如此一來,雖可能強化在野結盟的力道與凝聚力,然而問題是他現今連郭台銘都搞不定,餅畫得那麼大,一向務實的柯又怎會被請君入甕?

聯合政府或執政大聯盟若被認為只是較勁的番外篇,藍白要談整合還真有懸念。(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廣告系教授兼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