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小白掌握3大點 打造保險防護網

暑假近尾聲,應屆畢業生也陸續進入職場,初入社會職場小白進入事業打拚階段,風險承受力卻普遍不足,提醒社會新鮮人應先掌握財務盤點3大要點,包括「原有自身保障」、「當前收支狀況」、「財務計畫與目標」,提早培養正確的保險觀念,並善用年輕的時間複利、良好體況及保費上的優勢,從容應對未來人生風險。

根據勞動部統計,2022年初任人員的薪資(月薪)平均為3.4萬元,在可支配所得有限的前提下,抗風險的能力也相對較低,任何的疾病與意外,都會讓新鮮人存下來的積蓄瞬間歸零。

剛步入社會的新鮮人,盤點第一步應先檢視過去父母幫自己購買的保單有哪些,盤點自身的風險保障是否足夠?不妨開通壽險公會2022年推出的「保險存摺」,了解過去父母為自己規畫的保險,釐清自己擁有的保障與額度,再思考如何為自己補足保障缺口,確保每一項保費支出都花在刀口上。

父母都會替孩子規畫意外、住院醫療等風險保障,年輕人出社會後,需要補足的缺口大多是重大傷病與實支實付醫療險,尤其重大傷病險愈年輕保費愈便宜,一旦發生醫療費用又非常高昂,一定要趁年輕時投保;再而,意外險的部分,多數都是意外身故、失能理賠,建議加保意外險的實支實付理賠,尤其熱愛運動、外出旅遊的年輕人,建議增加保障額度,或者另外加保產險公司的意外險,保費便宜也能擴大保障額度。

第二個盤點重點是收入有限前提,可以透過預算分配,扣除必要的開銷,盤點可供靈活運用的資金,採用433的方式進行財務配置,也就是「40%備用金、30%交際費用、30%學習費用」,透過保險工具儲備「備用金」,可一次達到「醫療金補足、緊急使用、風險規避」這三大目的。

第三個盤點方針是做財務規畫、訂定目標,年輕人在保險規畫上有體況、保費及時間上的優勢,愈年輕保費愈便宜;面對未來的退休需求,透過利變型壽險保單進行規畫,有效貫徹「本金 × 時間 × 複利」的財富公式,讓年輕人輕鬆儲備人生的第一桶金;同時透過這類保單附加的失能與豁免保障,以一筆資金同時達到上述「醫療金補足、緊急使用、風險規避」這三大財務規畫目標。

如果25歲出社會工作、預計65歲退休、預期退休現金流每月3萬元,從25歲開始規畫利變型壽險,45歲繳費期滿,66歲開始支領使用,回推儲備總量大約只需要投入600萬元,就能擁有源源不絕的退休金流,用剩還可以留給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