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達人-黃聰榮三箭齊發 擴大營運布局

巧新科技董事長黃聰榮。圖/劉朱松
巧新科技董事長黃聰榮。圖/劉朱松

巧新科技累計擁有42家國際超跑、豪華品牌客戶,成為客戶一階(Tier1)供應商。董事長黃聰榮表示,公司股票5月上市後,為擴大營運布局,公司將射出營運成長三支箭,包括落實ESG永續發展、發揮淨成形技術優勢,及優化生產製程效率與提升毛利率。

巧新之所以獲得多家國際豪華汽車與超跑車品牌車廠高度認可的關鍵,尤其是日本品牌車廠,對鋁圈產品的精密度要求,更為嚴謹,凸顯公司工藝技術與安全性的高品質要求。

為擴大營運規模,巧新將射出營運成長三支箭,包括一、落實ESG永續發展,以再生鋁料為利器,持續綠色轉型;二、發揮淨成形技術優勢,擴大全球不同產業市場接單範疇,致力成為移動產業鍛造產品解決方案者;三、優化生產製程效率及提升毛利率,並精進公司整體獲利能力。

至於輕量化與製程設計能力方面,客戶在意正面視覺,且產品實現須符合安全要求。而巧新的工程師,可依據客戶期望造型、輪圈負載下限,及目標重量上限等標準,進行輪圈設計圖的製作,並進行產品安全可行性的模擬分析。

巧新與客戶已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具有與客戶共同開發設計新產品、探討新技術應用的研發實力,且擅長站在客戶角度思考、提供完整從研發至製造的一條龍服務。放眼全球超豪華車、豪華車品牌,幾乎都已是巧新客戶,對於「量」的增加,是接下來的發展重點。

以轎跑車鋁圈同業為例,巧新與全球第一大鋁圈廠-Otto Fuchs相較,Otto Fuchs產量大於巧新,但巧新的競爭優勢,在於造型與表面處理,及可高度客製化,可滿足客戶對精緻工藝的需求。

巧新2023年下單採購兩台的五軸機及50台的CNC機台,2024年將陸續交機,2024年的資本支出將會以汰舊換新為主,而新設備性能調整與測試後,不但可增加產能,且技術功能也能優化精進。巧新再生鋁料使用量,2023年再生鋁輪圈占整體使用鋁料比例為30%,預計2024年使用量可成長20%,且2025年目標達50%,落實公司ESG目標願景。

巧新旗下德國廠2023年已轉虧為盈,2024年目前營運小賺,主要透過排程集中生產,來降低能源耗用;另屏東廠去年第四季營運已轉盈。

面對全球汽車供應鏈都受到地緣政治的衝擊,車廠客戶也建議巧新思索如何降低地緣政治的風險,因此,若巧新未來有設新廠計畫,將針對台灣以外,且受到地緣政治影響較低的區域,進行評估。

巧新迄今累計售出鋁圈逾1,200萬顆,一顆輪圈直徑平均50公分,總長度約6,000公里,以台北101大樓高度508公尺來說,換算可達近1.18萬座101大樓的高度。

巧新期許2024年本業還是希望「雙位數」成長。根據法人預估指出,2024年第一季營收合併營收達19.5億元,年增9%,在產能規模經濟、產品結構優化、成本費用嚴控、生產效率精進、運費及匯率等回歸正常水位下,第一季毛利率預期會超越2023年第四季,獲利接近去年全年度的一半。

至於ESG方面,公司已完成ISO14064-1碳盤查,2024年會進行ISO 14067輔導與認證,目前已取得鋁業管理倡議(ASI)認證。黃聰榮說,公司持續強化營運體質與鍛造技術力,希望吸引更多人才,期望中長期將運用「母雞帶小雞」的概念,與其他同業發展策略聯盟,藉以擴大營運規模。

展望未來,儘管目前全球汽車產業景氣仍在觀察中,然巧新主要客戶均以超跑、豪華汽車等國際知名品牌車廠為主,讓巧新在手訂單量產排程與出貨可掌握度較高,公司目前有效交貨合約已看到2030年底,奠定公司長期穩健發展動能。

達人座右銘

別人能,我也能

身為家中長子,且困苦農家長大,有著堅忍毅力與意志力,不怕苦,凡事追根究柢,未達目標,誓不罷休;而樂觀進取是把困境當淬煉,吃苦當吃補,遇事追求真正原因,從源頭改善,練就關關難過,關關過的整合協作能力。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當沖降稅三讀 台股添火力
PCB廠創新局 攻半導體測試板
金管會明年金檢 聚焦三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