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到器械聲「唧唧作響」就頭皮發麻? 醫:數位牙科時代來臨,看牙也能很「Chill」


潮健康/林亞樺

躺在看診台上聽到「唧唧作響」的器械聲,是不少牙痛患者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魘,每每想起都令人頭皮發麻。即使牙痛起來要人命,也要硬撐到最後一刻,甚至需要做很久的心理建設才踏入診間;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硬體與軟體的與時俱進,讓看牙醫時聽到的唧唧作響聲,有望成為「絕響」。栢麗牙醫診所王柏凱醫師指出,數位牙科時代的來臨,有望大幅降低病患的不適感,並提升假牙印模的精準度。


光想到「走進就害怕」 害怕看牙不分年齡

「大部分民眾,其實只要走進牙科診所都還是蠻害怕的!」王柏凱醫師從臨床經驗發現,無論是單純洗牙,抑或採取進一步治療,患者走進診間並躺在診療椅上的那一刻,多數人仍會感到萬分焦慮,因為心理無法預期治療會如何展開。臨床觀察發現,病人最害怕的診療行為前三名,分別是器械放入口腔、打麻藥與印模。

王柏凱醫師指出,嘴巴張開並將物件放入口內時,不僅無法用眼睛查看,器械頻頻發出聲響更令患者產生極大的不安感。至於麻藥施打是將針劑刺在牙齦中給予麻藥;縱然能減輕後續治療的疼痛,但針扎下去時產生的刺痛感,並非人人都能接受。最後,在檢查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印模」,很多病人會因為材料的異物感,在過程中感到噁心甚至反胃。因此每當需要印模時,心中就會出現抗拒。

 


從硫化物印模材到口掃機 檢查舒適、精準大躍進!

「印模取材可說是歷年來進步最多的項目!」王柏凱醫師談到,求學期間時的教科書上,仍是以「硫化物」為主的印模材作為治療建議;如今印模材技術雖進步飛快,但仍須等候5-8分鐘,才能將印模材從口中取出,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牙材流入喉嚨產生的噁心感。病人即使面臨這種狀況,仍須等待其硬化後才能取出,否則就會功虧一簣、必須重新來過。

王柏凱醫師表示,傳統的印模、取模等相當容易受到外力因素的影響,例如醫師的印模技巧、環境的濕度到最後牙技技師的製作,每一步都至關重要。當過程出現狀況,就必須重頭來過,也會讓醫病關係出現緊張感,如今有了口掃機的出現,病人不需要再忍受牙材流入喉痛的不適感,而且外力因素也大大減少,精準度也有顯著的提升。

牙醫界的黑科技「臉掃機」 提升治療、美學精準度!

「臨床中觀察到,有些人的牙齒與臉部的角度並非完全對稱。」王柏凱醫師指出,無論是要製作臨時假牙、牙冠等,若醫師僅將口腔內部的模型或口掃機所得出來的結果,提供給牙技師;製作過程也只會順著咬合平面去施作。但若臉與咬合平面未相符,最後的成品就會有歪斜的問題出現,過去是採用照片的形式進行溝通,但是依然會有誤差的狀況發生,而臉掃機的出現則將這樣的狀況大幅改善。

王柏凱醫師解釋,臉掃機與口掃機疊合後產生的結果,就是技師收到「臉型+牙齒」完整的模樣,所以能夠明確地計算出兩者差異的角度,而不再是憑空想像,提升贗復品與口腔的匹配性與完整性,未來,臉掃機加入斷層掃描技術,有助於牙科在治療、美學、功能上的精準度提升。

治療前溝通做心理建設 有助於降低看診恐懼感!

除了透過科技的進步,幫助病人減輕看牙的恐懼,王柏凱分享,他在每次診療開始之前,也會將當日的治療項目、需要的時間與接下來的計畫與病人先溝通,當做好心理建設,有助於降低看病的畏懼感,他也認為,現在的牙科,無論是在醫療、科技技術以及關懷互動上都有顯著的提升,所以他鼓勵害怕看牙的民眾,有牙齒問題就應該儘速尋找專業與適合自己的醫師,才是明智的處理方式。

更多每日健康報導
韓國鄭多燕算什麼!印度鄭多燕讓一名網友跳3個月就瘦20斤!才剛開始看,就辣到噴鼻血了!「蘆薈」保溼效果已經夠強了,加入「這一物」根本打趴一堆專櫃貨!成份純天然而且超、便、宜!原來耳朵「這樣夾」,就能有超神奇的效果!不僅能夠舒緩疼痛還能「這麼厲害」,太幸福了啊!